近日,芯球科技舉行發布會,推出了芯球泊車機器人。芯球科技董事長譚強表示,該公司目標是通過智能停車機器人產品,讓老停車場車位翻倍,新停車場造價減半。在城市合伙人體系之下,目前已有63個地級市簽約,27個在考慮之中。其宣稱要在今年底覆蓋全國119個一二三線城市。
據悉,芯球泊車機器人采用陀螺儀、磁傳感等五位一體的融合導航技術,導航精度可達1mm;可實現3.6噸以內汽車的升舉、搬運、旋轉、下放,1分半鐘即可完成存車或取車。它在感知、決策、調度等模塊運用人工智能算法,擁有無人工、自學習的能力;它還擁有低耦合、高魯棒運動控制系統,實現了自感知自決策,八驅萬向全自動無人駕駛及超長續航。
據了解,芯球有三種業務模式:
模式1、設備購買(收益由停車場業主獨享)
一個車位緊張、收費中等/較高/高的純停車場,購買芯球機器人來改造,投資回報期分別不到4年/3年/2年;如果是醫院、商場、寫字樓、景區等附屬停車場,車位翻倍帶來人流劇增,最終轉化為營收或租金的抬升,綜合投資回報期將縮短至一年甚至半年!
模式2、聯合運營(做大蛋糕,所有人共享)
停車場業主想增加車位,但又不想投資,如果車位緊缺、收費水平滿足條件,芯球可以帶資去改造和運營。業主原來每年的利潤一分不少,新增的停車費還切一小塊給他們,業主收入多了人也輕松。
(其停車機器人的相關參數)
模式3、政府合作(模式靈活,解政府之急)
政府迫切需要解決停車難的民生問題,芯球接受各種模式為政府分憂,如建設投資補貼、土地資源補助、停車資源置換、合資聯合運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