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彭晴
人物介紹:王宏玉,新松高級副總裁、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主席。198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半導體器件與物理專業,同年被推薦到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讀模式識別專業碩士研究生,1992年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并留所工作,開始從事AGV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工作,2000年后進入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任職。
從1991到2019,二十余年間,AGV產業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市場未來又將朝著什么樣的趨勢發展?近期,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特別采訪了王宏玉先生,新時期新環境下,這位資深專家對行業又有哪些新見解?我們一起去看看!
中國AGV的二十八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1991年第一臺國產AGV落地應用至今,已經過去了28年。從最初只能依賴進口到有了自主開發落地應用的AGV產品,再到今天整個行業產業鏈上下游的逐漸完善,縱觀這28年的發展史,在王宏玉看來,最大的變化有三點。
“從最初的被質疑到現在的普遍認可,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王宏玉表示,國內第一臺AGV的誕生起源于金杯公司被外商停止供貨后一次不甘心的嘗試,而作為當時研發團隊的骨干之一,王宏玉與中國AGV的故事也就此上演。盡管這個故事的開頭困難重重,但未來是光明的。
經過了一年半的時間,沈自所研發的產品正式投入運營,獲得了金杯公司的認可,算的上是一個十分良好的開端。而在金杯公司之后,國產AGV在逐步主導國內市場的同時也獲得了國際用戶的好評,“我們現在一部分頭部企業已經開始走向海外,這就證明,中國的AGV產品在國際上也是被認可的。”
汽車總裝線上的新松AGV
除了被普遍認可外,王宏玉認為第二個大的變化是“整體市場變大了,應用的行業越來越廣了,以前主要是在汽車跟煙草行業應用,現在電商、制造業等多個行業都能夠見到AGV的身影。”王宏玉談到,“再有一點就是,AGV從業的人數越來越多,現在各大科研院所、企業等都開始了在這一領域的布局。這也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的發展,尤其是核心零部件,實際上最初做AGV時核心零部件都是進口,但現在很多核心部件都可國產了,而且質量還不錯,一些整機廠也還比較認可。”
產品被認可、市場不斷擴大、人才爭相涌入,在王宏玉看來,中國AGV的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而當前行業的年輕血液,也承載著未來AGV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的希望。
新時期的新老交鋒——各有優勢,共同前進
從參與第一臺國內AGV的研發,到入職新松,王宏玉不僅見證了中國AGV產業的崛起,也一路帶領著新松成長為國內最大的AGV公司。不過在新時期下,年輕創業公司的涌入也多多少少給老牌企業帶來了一些沖擊。
但王宏玉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不斷有后來人進來補充新鮮的血液,他們也會給行業帶來一些新的技術和模式,不斷給產品賦能,使之更適合于新時代用戶的需求,這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每個行業都有一個發展周期,AGV現在正處于蓬勃向上走的一個周期,這個周期里面年輕人可能貢獻更大”,至于是否會感到壓力,他也坦陳“面臨后來者的追趕,對于我們這些老牌企業來說壓力肯定是會有的,但是壓力可以轉換成動力,不然舒服日子過久了,企業的發展的動力也會慢慢消失。”

新松重載AGV
對于行業后進者的爭相涌入王宏玉樂見其成,他認為,新舊企業都各有優勢,“就整個市場來說,老牌企業憑借多年的積累在一些傳統行業優勢明顯,新進者想要去搶占這塊的份額可能不是很容易,但可以開拓一些新的行業,在新行業里面可以充分自身發揮把市場越做越大。做大蛋糕共同受益,才能推動行業往前發展。”
而對于目前因為玩家增多而產生的一些競爭亂象,王宏玉也并不認為這將會給行業帶來多大的影響,“實際上行業并沒有那么亂,起碼一些頭部企業都還是比較規范的。而類似于價格戰這種,都只是市場競爭的正常現象,每家企業的訴求不同,比如說老牌公司,可能要有一定的利潤,但創新創業公司要業績和項目經驗,出發點不一樣,選擇也就不一樣。”但他也表示企業要做好風險評估,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范圍,企業長時間找不到盈利點也會被市場淘汰。
拓市場、制標準——道路曲折,但未來可期
當前的AGV市場正處于蓬勃向上時期,但撥開這層繁華背后我們可以看見的是,AGV目前主要的應用領域仍然主要集中在汽車和電商領域,在市場的拓展方面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新松激光導航AGV
王宏玉認為,在開拓應用領域方面,可以在培育市場新模式和深挖細分行業兩方面下功夫“我們可以借鑒其他行業,原來是賣產品,下一步是賣服務,引進一些新的市場服務模式,同時引進一些金融的創新把整個市場帶起來;創新創業者可以多挖掘新市場,形成自己的優勢行業,這樣也可以防止惡性競爭。”
不過,在拓展應用領域的同時,產品也需要不斷升級。應用場景越來越復雜,未來的AGV產品將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對此,王宏玉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未來的AGV產品將會朝著四個方向發展“一個是智能化,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不斷給AGV產品賦能;二是互聯性會更好,工業互聯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作為工業互聯網其中的一部分,AGV必須要跟其他廠家的設備及系統能夠聯通,三是更加易用,最后則是云端化,讓所有的設備都可以通過云端平臺控制維護調度。”
當然,智能化、互聯性、易用性的實現還有待行業繼續探索,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例如互聯性的實現就涉及到產品標準化的問題,而標準化的制定也并非易事。目前,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正在著手行業團標的制定,作為聯盟主席的王宏玉對此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標準的制定除了能夠使行業統一規范有章可循,對實現AGV產品的互聯也會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制定標準的同時我們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能讓標準對行業創新形成束縛。”
不管是培育市場新模式還是標準的制定,都需要整個行業一起去探索實踐,盡管道路曲折,但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