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彭晴
年初爆發的疫情使全國上下陷入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而作為戰場一線的醫院無疑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醫護人員的緊缺、物資不足以及交叉感染的風險等都使醫院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科技時代,如何運用高科技力量,減輕醫護人員負擔減少交叉感染?醫院物流機器人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了一定作用。自疫情爆發以來,已有多家醫院采用物流配送機器人配送醫療物資、給隔離區送餐、送貨。
當下,很多醫院及各隔離地點都在計劃大力引進物流配送機器人來緩解醫護人員壓力、隔離感染,也有許多相關企業向醫院捐贈了物流機器人產品,雖然在當前物流系統還未完全恢復以及一些企業未完全復工的情況下,機器人的部署實施存在著一些困難,但隨著物流機器人在醫療配送中作用的凸顯,2020年,醫院物流機器人或許將迎來規模化應用的春天。
移動機器人行業高速發展,醫院成為新興應用領域
近幾年,國內AGV物流機器人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連續幾年的增長率均保持在30%以上,產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伴隨著AGV技術的不斷成熟,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傳統的汽車煙草之外,電商、3C等行業應用也在近幾年逐漸興起,AGV廠商們意圖將業務拓展至更大的范圍。而當前,醫院正成為繼工業和電商之后,AGV物流機器人應用的又一大熱門領域。
物流占據醫院日常運營的大部分成本,據估計,目前國內醫院將大約46%的預算花費在與物流有關的地方,其中27%花費在材料設備,19%用于人力勞動。隨著醫藥分離等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院內部結構的優化和醫院運營成本的降低得到越來越多醫院管理者的關注。而得益于AGV應用優勢與其行業特性的契合,近兩年,物流機器人逐漸開始在一些大醫院嶄露頭角。但受成本與技術成熟度等影響,離在全國醫院大規模推廣與應用還仍有很長一段距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應用AGV物流機器人的醫院以華東、華北、華南地區居多,多集中在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醫院類別上,70%為綜合醫院,30%為專科醫院,??漆t院多集中在婦兒醫院。在醫院應用/試用品牌上,國產品牌占66.7%,國外品牌占33.3%。
華東地區三甲醫院應用AGV物流機器人的比例最高,占比4.3%;其次是華南地區,占比4.2%;第三是華北地區,第四是華中地區,第五是東北地區,分別占比4.0%、3.8%和1.1%。
物流機器人的地域及醫院類型分布特點與機器人的價格有很大關系,拿2016年武漢協和醫院引進的兩臺智能物流機器人來說,一臺造價200萬左右,這樣的價格除了對于三甲大醫院來說可能還在承受范圍,但對于大部分中小醫院而言還是太過昂貴了。
不過伴隨著技術以及產業鏈的不斷成熟,近幾年,物流機器人價格呈現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醫院也開始進入觀望狀態。
疫情催生下的醫院物流機器人,會迎來春天嗎?
物流成本比重過大是此前一些大醫院引進配送機器人的主要因素,但伴隨著疫情的爆發,物流機器人則成為了醫院在應對極端醫療壓力及感染風險的一大重要舉措。

表:國內部分醫院物流機器人企業及相關產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疫情重災區湖北等都已引進了醫院物流機器人及相關的消毒機器人產品。此前對于成本的考量及技術是否成熟的觀望在疫情當前都放被在了人員緊張及交叉感染風險之后,而這對于機器人企業來說,實際上也是一個機會,一個打開醫院物流配送市場的機會。
事實上,表中提到的很多企業在疫情之前并沒有相關的醫院物流機器人產品,不過伴隨著終端需求的急速擴大,很多企業開始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在短時間內推出了相關產品,這種響應速度其實也進一步驗證了當前國產AGV技術的成熟度,但這只是第一步。
大部分企業此前專注的行業其實都在工業制造或者電商倉儲領域,而相對于這些場景而言,醫院的環境更加復雜,會涉及到更多的人員交互,因此對AGV的導航系統、調度系統等技術要求也就更加嚴格。
機器人需具備將物品準確地從一個點運送到另一個點的定位和移動能力。在投遞和收取物品時,機器人需要與人產生交互動作,如人機和語音的交互;在運輸過程中,機器人需實時探測與識別周圍環境,避免與人、障礙物發生碰撞,且自主規劃路徑,完成物資的點對點配送;同時機器人還需要將配送的所有信息同步至其控制終端,便于管理人員追蹤配送記錄等。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這些新鮮出廠的機器人能否發揮好自己的作用?事實上,還有待驗證。
總體而言,疫情對于物流機器人在醫院的應用來說確實是一個機會,它讓人們看到了機器人解決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客戶的嘗試意愿。但真正能夠把握住機會的,是那些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且能經受住實際應用驗證的。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他們的春天或許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