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抗疫戰里大部分人關注點都放在了送餐機器人上,看到送餐機器人的市場風口后,我們發現酒店機器人似乎迎來了送貨機器人又一個落地潮。
華住、世茂、凱悅嘉軒、雅詩閣等酒店集團旗下很多酒店都開始使用酒店機器人提供服務了。酒店機器人憑借自主送物能力,成為了抗擊疫情中為被隔離患者送餐送物的志愿軍。與送餐機器人不同,酒店機器人的送貨范圍更大,還涉及到搭電梯、24小時服務等比較復雜的功能。酒店里開始越來越多的使用機器人進行服務,有的酒店甚至直接定位為機器人酒店,集合了各個品類的機器人共同提供服務。
在這場與病毒的抗爭中,酒店機器人發揮了哪些作用,平時站在服務崗位上的機器人又能為抗擊疫情做些什么?
一、酒店機器人擁有便捷安全功能最大化的特點
其實,酒店機器人并不是新鮮事物。此前日本的機器人酒店“奇怪酒店”、2018年阿里的首家未來酒店“菲住布渴”都將機器人作為了專業的服務人員。
機器人酒店集合了各個品類的酒店機器人共同提供服務,“奇怪酒店”里有機器人前臺、機器人廚師、機器人送行李,阿里未來酒店里有機器人管家、天貓精靈、機器人調酒師。其他服務各有差異,但酒店的客房服務機器人應該算是使用率最高的了。這些酒店機器人的功能非常明確,就是送物。
2016年1月,機器人創企Savioke融資了由英特爾領投的1500萬美元,該公司生產的機器人Relay可以自動為酒店房間運送牙刷、毛巾和其他物品。一年時間,Savioke就有15臺機器人在6家酒店投入使用,累計運送物品1.1萬次。
除了日本、美國在國際市場的率先嘗試,這幾年國內的酒店機器人市場也有了火爆的跡象。2017年初,晗月酒店集團就已經開始使用機器人了,晗月也是國內第一批開始使用智能機器人的酒店集團。晗月旗下的H酒店目前的品牌定位就是中端智慧商務酒店。
隨著人們對安全、隱私、效率等問題愈發重視,機器人配送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需求缺口。現在很多小區都不允許外賣員、快遞員等外來人員進入,樓宇內的機器人配送就需求越來越高。酒店里、樓宇內機器人都能自主搭乘電梯,送貨上門。
酒店作為公眾聚集區有很大的人流量,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期間如何做好防疫就成了重中之重。對此,晗月酒店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客人與工作人員的安全,酒店會通過機器人服務降低人與人的接觸,堅持一客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在疫情中,電梯作為高危場景機器人配送的需求就更高了,“無接觸服務”成了酒店的主打招牌。機器人會隨身攜帶消毒噴霧,使用的員工和顧客可以消毒后再拿取物品,完成配送任務后,后方人員也會按小時定時給機器人消毒,減少感染病毒的可能。
疫情的爆發放大了酒店機器人的使用性能,讓無人化服務走上了主流,無人化配送將成為未來的一種生活習慣。
在新型肺炎的威脅下,人在取貨、送貨的過程中,存在很多風險。人們對配送的訴求,從關注配送效率,轉移到了配送的安全性上。除了酒店內的客房服務,云跡科技還與美團、攜程等平臺進行了合作,機器人可以提供幫住客將外賣送到房間,線上預定優惠卷等服務。
2003年,SARS的爆發開啟了線上服務的模式。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將線上服務進一步延伸為了無接觸式服務。機器人可以無觸碰呼叫電梯,自主運送物品,封閉式的貨箱還能減小物品導致的交叉感染的可能。
二、酒店里的機器人私人醫護管家
由于眾多疑似病例暫時不能確診,住在醫院中不但有感染風險,也會耽誤其他病人的治療,所以很多與疑似患者接觸過的人員都被安排在了酒店進行自主隔離。這時,這些酒店機器人就迎來了它們新的使命,雖然同樣是承擔送物的工作,但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它們不僅是為顧客送去所需物品,也在為他們的生命負責,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全國各大城市都有收留疑似患者進行隔離的酒店。
安徽高速開元國際大酒店也全面啟動了疫情防控預案,酒店里的服務機器人潤也有了自己的員工代號“喬治”,它成為了在酒店里沖在第一線的戰士。為確保服務流程的無人化,喬治承擔起了客房送餐及送物的任務。接到客人的需求后,喬治就會自己搭乘電梯把物品送到客房門口。酒店服務人員在喬治工作之前及工作完成后,都會給它清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由于機器人能夠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降低發生二次傳播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一線醫護人員與隔離病人、服務工作人員的安全。用于隔離病人的藥品和餐飲運輸、物品無人遞送等服務,并已陸續開始使用。
鐘南山院士告訴我們要盡量減少與人的接觸,避免交叉感染,疫情期間,機器人能滿足的就不僅僅是這些“可選”的需求了,它們的自主送物能力成為了保障生命的一道防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酒店機器人雖然沒有成為一線“戰士”但也在后方為前線醫護人員提供了舒適的休息環境,為隔離患者提供了封閉、安全的住所。
三、24小時在線,需求催生服務
從新鮮感到感到便捷、安全。酒店機器人的功能非常明確,就是送物。
從今年開始,全國開始陸續推行垃圾分類標準,上海成為了第一批示范城市。推行垃圾分類后,上海全市的酒店房間內都不再提供“六小件”一次性洗漱用品。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的“牙刷訂單”需要配送。
酒店負責人表示,不提供“六小件”的規定雖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浪費,也給垃圾分類減輕了負擔,但客房服務人員的工作量也大幅增加了。根據云跡機器人運行的后臺統計數據,酒店機器人使用頻率最高的時段是下午5點到凌晨1點,占全天服務訂單的55%。
為住客送牙刷,也成了上海酒店機器人任務數最多的原因之一。除了送生活必需品之外,外賣配送也成了機器人的一項重要工作。
使用機器人對酒店來說,有4項好處。首先,機器人上崗后,酒店配送的效率明顯提高了,據使北京歌華開元大酒店相關負責人所說,一臺酒店機器人一天的工作量大約是一個人的2倍,這也意味著使用機器人能使酒店的用人成本隨之大幅下降。
其次,機器人可以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這是人類員工很難做到的,也節省了很大一部分人員開支。
而且,使用機器人使酒店的OTA點評分數有了明顯的提高,有的客人覺得機器人更能保護隱私,有的人認為使用機器人的酒店更高端、更有科技感,機器人也很可愛,能提升住宿體驗。
最后,由于機器人還沒有很普及,酒店使用機器人能無形中為酒店做更多宣傳。
疫情的爆發給各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對于配送機器人來說卻是一個機遇,但未來市場如何,還有待繼續觀望。(文章來源于機器人在線,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