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不完全統計,2012年國內做AGV本體的企業在20家之間,但是到了2015年12月,這個數據基本翻了三倍,達到60家左右,2019年真正做移動機器人(AGV)本體的企業超過160家。從企業新增數來看,AGV賽道日益擁擠。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之間的比拼已經從單純的產品競爭逐漸過渡到綜合實力的較量。
綜合實力指標一:集成服務能力
當前,AGV企業競爭不單單是產品本身的性能比拼,對項目應用的集成能力通常更能考驗企業的綜合實力,比如人員和技術的支持、項目指標的優化、項目運行的管理、售后服務能力等。
國自機器人總監關曉曼曾表示:“產品導向是行業發展最早時期企業的選擇,產品的價值在于可以為客戶解決哪些問題,第二步企業會站在客戶的角度看問題,營銷戰略跟市場走,轉為項目導向,AGV從搬運工具逐漸轉變成數據驅動的單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應用企業提出系統及軟件的部分功能對客戶開放的需求,而這種操作從另一方面也促進了AGV企業在處理幾百個上千個項目時達到快速交付。系統開放性讓 AGV廠商去做自己擅長的部分,業務流程向客戶開放,形成分布、混合開放的系統是國自正在嘗試的方向。
極智嘉正在開展的“機器人即服務 (RaaS)”模式目前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通過設備代運營或者智能倉儲服務的方式運營超過30萬平米的倉庫,并打造了一個數千臺機器人的共享網絡。
綜合實力指標二:資金實力
隨著項目的增多及交付使用和售后維護的體量越來越大,企業的綜合實力比拼還體現在強大的資金實力支持。
得益于智慧物流的不斷發展,AGV行業近年來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多家AGV廠商及相關零配件企業均拿到了數額不等的投資。極智嘉CEO鄭勇曾表示“資本家往往看重的是企業最本質的東西”,資本的注入,也是企業綜合實力的充分證明。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AGV相關融資數18起,2018年17起,2019年18起。從數量來看雖然近三年投資數量變化不大,融資總額和平均單筆融資額卻逐年攀升,呈現良好勢頭。其中,極智嘉1.5億美元刷新全球物流機器人領域融資記錄也充分表明了資本對與移動機器人的看好。有了資金,企業不但能夠繼續加大在研發上與運營上的實力,還能更好的實現項目的落地。不過從2019年開始資本對整個產業的關注有所減弱,預計2020年產業資本將繼續回歸理性,但是優質的企業仍然是資本關注的焦點。
綜合實力指標三:國際化能力
國際化能力往往代表著一個企業市場的拓展、格局的開闊以及本身資質的體現,因此,國際化能力也是AGV廠商較量的一大籌碼。
中國雖是AGV使用和生產制造大國,但中國的AGV機器人在國際上的地位顯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隨著中國AGV企業的快速發展,必將給AGV行業出口帶來挑戰,所以除了傳統AGV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技術攻關,提高企業形象外,AGV的海外拓展也加劇了AGV行業的競爭格局趨勢演變。
隨著國內AGV行業不斷發展,國產AGV也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為此,國內一些企業開始進行國際認證以確保在海外市場的通行。據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2019-2020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移動機器人AGV國外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人民幣,國內有超過15家的企業在國際其他地區拓展業務,且2019 國產AGV企業的整體市場規模中有16%是來自國外市場。
目前AGV海外項目接連落地,讓我們看到了國產AGV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正在逐步增強,歐美,日韓及東南亞正在成為國產AGV企業的主要拓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