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有關波士頓大狗Spot的新聞著實不少。報道中,它又是化身“醫(yī)療小助手”,在美國醫(yī)院中協(xié)助遠程看診;又是化身“安全監(jiān)督員”,在新加坡公園和景區(qū)疏導巡邏;又是化身“農場牧羊犬”,在新西蘭草場上放牧綿羊。可謂混得風生水起、風光不已。
波士頓大狗在新西蘭放羊
但應用那么廣,究竟哪個才是Spot真正想走的商用之路呢?回顧當初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公司發(fā)布的商用計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應用幾乎都不在當時的考慮范圍之內。據(jù)了解,當時公司打算將Spot用于建筑安全、配送、家庭助理三大領域,但如今偏移甚遠。
那么,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最開始,Spot也是按照規(guī)劃好的商用路線有條不紊發(fā)展的,例如2018年的時候,Spot就曾在日本“竹中工務和藤田建筑”兩處工地上巡檢,視頻展示出了的效果也不錯,但由于價格和法律、配套方面的原因,最終沒有落地。
不管是對于建筑安全還是配送、家庭領域,其實目前Spot都存在不小的商用難題。一方面是這些領域早有類似的機器人、無人機等先行入局,Spot向再進去分一杯羹不太容易;另一方面,Spot的定價過于昂貴,應用和維修成本不菲,導致商用落地困難。
據(jù)悉,在此前新加坡充當監(jiān)督員的Spot,其定價就抵得上一輛豪車的價格,這無疑是讓不少商家難以負擔的。再加上機器狗上路、定責、監(jiān)管等方面的法律和設施也不夠完善,這些都造成了最終Spot既定商用規(guī)劃的暫時無法真正落實。
換句話說,現(xiàn)在的一些少量應用仍然是波士頓動力機器狗的商用嘗試,距離大規(guī)模的量產應用還有一段距離。而未來,波士頓動力機器狗要想真正邁向規(guī)模化的商用時代,還必須解決三方面的問題。其一是價格,其二是量產,其三則是場景。
目前,波士頓動力已經為Spot找好了三大商用場景,即我們上面提到的建筑安全、配送和家庭服務。但其實適合機器狗落地的場景還有很多,比如道路巡檢、醫(yī)療運輸、農林植保等等,因此接下來波士頓動力不妨開展更多領域的嘗試,拓展和深化商用范圍。
而在價格上,我們知道機器狗的研發(fā)制造本來就難度巨大、成本不低,但只有物美價廉了,產品才能為市場更多的青睞和追捧。因此需要波士頓動力進一步探索技術升級的可能性,以及從原材料、制造方式等方面對價格空間進行壓縮。
此外,能否實現(xiàn)機器狗的量產,以及量產能力有多少,也是衡量其能都商用、商用空間有多大的重要依據(jù)。而據(jù)了解,當前Spot的量產能力在年均1000臺左右,這不算少但也稱不上多。在獲得市場檢驗和認可后,后續(xù)還需提升產量和實力。
綜上所述,波士頓動力機器狗的商用之路雖然還很漫長,但一只腳已經踏在了路上。不管是近期的各種嘗試應用,還是公布出的2020商用計劃,以及自身的技術水平和量產實力,都為其商用爆發(fā)打下了基礎。未來,我們期待能聽到有關Spot的更多好消息。(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