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意歐斯,物流行業人士都非常熟悉。意歐斯從一家專注于智慧物流硬件+軟件自產自研的公司,轉型成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的公司,如今已能夠為客戶提供涵蓋“設備+軟件+系統+平臺服務”的智慧物流全鏈條解決方案,可謂廠內物流行業中的一匹黑馬。隨著其業務的不斷深入以及與客戶的合作更為緊密,賦予物流行業發展的意義也今非昔比。
1月11日,意歐斯在上海隆重舉行了品牌發布,正式宣布公司更名為“安歌科技(Enotek)”,并宣布未來將積極布局智能化產品及系統性解決方案,助力客戶打造高效的供應鏈體系,持續開拓智造物流的商業價值。
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深入,物流系統的數字化升級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疫情在給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壓力的同時,也加速了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
如果說大部分中小型制造企業是受疫情影響,被迫走上數字化轉型之路,那么有遠見的物流企業,則是站在客戶角度出發,為客戶企業戰略和前瞻規劃,主動為客戶進行數字化轉型。作為專業的智慧物流全鏈條解決方案供應商,安歌科技非常認同智造物流將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并且不遺余力地進行這方面的準備。早在2008年進入物流行業以來,就一直致力于開拓數智物流的創新科技,深耕為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這條賽道。如此看來,如今的品牌升級便是多年積累之下的順勢而為。
據安歌科技董事長兼CEO姜躍君介紹,安歌科技制定了與未來戰略布局相匹配的全新品牌定位:聚焦智造物流的千億賽道,致力于成為數智物流的創新科技先行者。
安歌科技董事長兼CEO姜躍君
“安歌科技將全面踐行 “Excellence& Excelsior(堅持卓越與精益求精)”、“To Envision & Enable(敢想敢為)”、“Innovation(精進創新)”與“Technology(技術為本)”四大核心,開啟向科技型企業全面轉型的新征程。”——姜躍君
安歌科技Enotek組成基因
安歌科技CTO徐佳偉 以創新開拓數智物流科技的全鏈路探索
受不同行業特性、場地等因素影響,制造端物流對定制化的需求很高。即便是AGV、堆垛機等不可或缺的“標配”,不同行業乃至企業,對產品的要求也可能千差萬別,千廠千面增加了智造物流升級的困難。安歌科技針對行業痛點,清晰地看到了制造行業對數字化轉型需求增加的機遇,按下了智造物流發展的加速鍵,在技術創新方面成果顯著,而且針對不同的行業場景,能夠提供有針對性的整體解決方案。
據安歌科技CTO徐佳偉分享,安歌科技的技術人員團隊占比高達60%,研發投入占比為11%。他強調未來將會加大創新研發的投入,全力突破數智科技壁壘。如今,以技術創新開拓數智物流科技的全鏈路探索已成為安歌科技發展策略的主體。
不僅研發創新,安歌科技近兩年還在生態布局上深耕細作,和自動化企業及研空機構多維度的深入合作,對研發創新更是一種補充和賦能,另一方面安歌科技也以更開放的心態構筑著產業鏈生態圈,如今亦是碩果累累:
與西門子在仿真調試系統上開展戰略合作,探索技術與設備的更多應用場景;
與比亞迪簽訂深度合作,協助其在數字工廠、數字園區、智慧物流、智慧倉儲等領域進行全面升級;
與青島中德智能技術研究院在研發布局上進行多維度合作,共同推進數智技術的升級創新
安歌科技CTO徐佳偉
E模式賦能千行百業智造轉型
當前,智造物流升級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共性痛點,例如:新興行業無法套用已有數據模型,數字孿生的精準度難以實現;“一刀切”的升級方案,無法解決國內廠家“千廠千面”的非標準化需求;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成為對智造物流柔性程度與可拓展性的嚴酷挑戰……
安歌科技打造的智造物流“E模式”能實現高效的定制化解決方案,針對性解決相關“落地難”問題,讓智造物流真正為制造業各行業企業降本增效。目前,桐昆集團、讀庫等一系列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成功案例,也為這一模式的落地實踐提供了鮮活例證。
以新興技術推動物流升級解決方案
面對新一輪的技術潮流,新興技術不斷顛覆著傳統制造。而如何借助新銳技術,在降本增效的前提下,為客戶實現最佳升級方案則是安歌科技的研發團隊努力的方向。
徐佳偉談到,首先,安歌科技以“搭積木”的思路進行一系列技術與產品的優化,能夠打造出更具技術優勢、靈活性、和性價比三合一的物流升級解決方案。其次,為更好地適配本土的物流升級需求,安歌科技還圍繞降本增效進行創新,成為國內率先推動數字孿生、機器視覺、AI算法等前沿技術的本土物流科技企業之一: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安歌科技能夠一比一精準還原物流管理,有效幫助客戶優化決策,提升管理效能;而通過提升機器視覺技術和AI算法,廠內物流能夠做到與生產和供應更好的協同。
徐總分享了一個某智控智能工廠應用數字孿生的一個優秀案例。該企業是全球生產最具規模的壓縮機密封電機生產企業之一。安歌科技通過定制的整廠物流解決方案,為其實現從原料到最終出庫的全程物流數智化。由于整個生產過程被數據化可視化,通過數據化軟件方式可以完美溯源、輕松管理,在項目完整落地后,實現成品合格率99.7%,還借助加強工序銜接與物料運轉效率,下降半成品庫存量約70%,節約整廠人力成本約40%,為數字孿生在協同生產、規模化生產中的降本增效提供了范本。
基于對市場風向的敏銳洞察,并立足于智造物流裝備領域深耕十余年的優勢基礎上,安歌科技此次的品牌升級,瞄準智造物流業內缺乏兼具技術新銳與性價比的升級方案提供商這一機會點,通過業務價值鏈上的縱深拓展,更好匹配本土行業的切實需求。
安歌科技副總裁吳鐵力 創新先行,突破核心技術壁壘
具體來看,受不同行業特性、場地等因素影響,制造端物流對定制化的需求很高。即便是AGV、堆垛機等不可或缺的“標配”,不同行業乃至企業,對產品的要求也可能千差萬別,這就是“千廠千面”帶給智造物流升級的困難。
對此,吳鐵力副總裁有著十分清晰的思路:一方面,因應行業共性,做好深入設備層的針對性研發;另一方面,將產品的核心功能點切分為更小的、可靈活組合的標準模塊,能夠像“搭積木”一樣,快速滿足不同行業與企業的個性需求,并且實現更優性價比。
安歌科技副總裁吳鐵力
以AGV為例,通過對控制、導航、調度進行模塊化,客戶可以脫離實施人員,自行完成車體參數配置、建圖、路線規劃,并根據業務需求調整;而立庫的核心設備堆垛機,更是從地面到31米高、從-30℃到50℃溫度環境、從百公斤級到5噸級別、從單深位到雙深位、從直軌到變軌,均有可以勝任的相應產品。
吳總通過一個經典的應用案例進行了詳細說明。在與有著“滌綸長絲企業中的沃爾瑪”之稱的化纖巨頭桐昆的合作中,安歌科技充分展現了根據行業痛點“度身定制”的實力。在雙方合作的首個項目——桐昆恒騰自動化立體庫中,安歌科技通過打造高度統一為25.5米的5臺雙深位堆垛機和4臺單深位堆垛機,在庫區成功建立2萬余個庫位,攻克了重載和不規則槍型場地帶來的挑戰,實現了空間高利用率及物流效率最大化。
智造物流升級的另一重挑戰在于成本,企業往往無法以“一步到位”或“超配”的方式來進行升級,但又需要在訂單量出現季節性波動、或未來進一步對系統進行迭代的時候,能夠從容應對,這就對解決方案的柔性與可拓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一痛點,安歌科技在解決方案的規劃布局上,進行了不少成功嘗試。
吳總又分享了一個與讀庫的合作案例,很好地體現了安歌科技“未雨綢繆”的能力。由于圖書屬于低利潤行業,如何在自動化程度高、人工投入成本少、設備系統總投入少的前提下,預留足夠柔性來應對大促等節點高爆發的訂單、并顧及到未來幾年可能面對的業務發展及訂單結構變化?安歌科技創新運用了360度Miniload立體庫,并借助AGV實現了無人化的“貨到人”揀選作業。項目上線后,讀庫不僅人力成本減少50%、日均訂單處理能力翻倍、庫存壓力從1年減少到6個月,而且有能力應對未來預計增長的大量2B訂單,可以說是創造了超乎期待的價值。
安歌科技為客戶設計清晰高效的智慧物流架構,打造兼具高兼容性的系統,以實現“設備+軟件+系統+平臺服務”的全鏈路打通,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升級方案。截止目前,據吳總介紹,安歌科技已經幫助客戶落地的自動化物流項目超過100個。
大風起兮云飛揚,勢如破竹兮不可當。這是物流行業蓬勃發展的最好時代,似乎安歌科技每一步都踩準了位置,管理層都有著十幾年行業經驗的積淀,但心態卻很開放,勇于創新,敢于擁抱時代的變化,為公司注入了無限活力。打通數智物流科技的全鏈路也是惠及整個物流行業發展的大事,希望過幾年再次采訪吳鐵力和徐佳偉兩位企業帶頭人時,在如今躊躇滿志的他們身上再看到一份志得圓滿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