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盛大開幕。元化智能攜自主研發的“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在服務機器人專區亮相。其以卓越的硬核科技實力,向全球展示了中國高端醫療裝備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成為廣交會上的科技之星。
打破技術枷鎖,國產科技顛覆國際壟斷格局
作為廣交會服務機器人專區唯一的醫療器械手術機器人參展企業,元化智能科技研發的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憑借三大核心技術突破,成功打破國際巨頭長期的技術壟斷。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手術規劃系統,如同智慧大腦,能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精準規劃手術方案;多模態影像實時融合技術,恰似敏銳雙眼,讓醫生清晰洞察患者骨骼結構;達到亞毫米級精度的機械臂控制技術,則如同靈活巧手,確保手術操作精準無誤。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可精準覆蓋膝關節、髖關節、單髁關節置換等全骨科術式,堪稱骨科手術的全能助手。
在展會現場,上演精彩一幕:三維動態模型投射出骨骼的立體影像,工作人員輕輕操控手柄,機械臂立即在虛擬骨骼上精準“執刀”,每一次毫米級操作都清晰可見。移動手術室生動且直觀地呈現了 “智能規劃—精準定位—安全執行”的完整手術流程,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被這場“科技秀”深深震撼。來自德國的一位代理商在觀摩后不禁贊嘆:“這款設備的導航精度和系統響應速度已然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其模塊化設計理念更是高度契合現代手術室的實際需求,極具創新性與實用性。”
臨床價值凸顯,破解醫療資源不均衡困境
截止目前,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已在國內超百家醫院應用,累計開展關節置換等復雜手術 4000 余例,其安全性與有效性經過大量臨床實踐的充分檢驗。臨床數據顯示,在膝關節置換領域,該系統能依據患者個性化的骨骼結構,自動生成最為適配的假體植入方案,讓手術時間大幅縮短 35%,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相較于國際平均水平顯著下降 52%。
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不僅助力骨科專家在手術中發揮出更高水平,它讓基層醫生也擁有了挑戰高難度骨科手術的底氣。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主任兼關節外科主任周宗科評價道:“借助機器人輔助手術,我們能夠高效培養新一代骨科醫生,顯著縮短他們的學習周期,全方位提升臨床技能與手術操作水平。這對于整體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意義非凡,為骨科領域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布局全球化,開創中國醫療科技出海新范式
廣交會開展首日,元化智能科技的展臺便吸引了德國、阿聯酋、巴西等多國采購商的目光,人氣爆棚。
元化智能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孟李艾俐女士表示:當下,中國醫療裝備出海正逐步從低附加值的耗材領域,邁向高技術壁壘的設備領域。公司正全力加速推進錕铻機器人的海外認證工作,并且已與多家海外醫療機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未來,公司將通過“技術出海” 與 “本地化服務” 雙輪驅動的創新模式,讓中國的創新成果跨越國界,惠及全球患者。
值得關注的是,元化智能科技創新性地提出 “技術出海+本地化服務”雙輪戰略:一方面積極建立全球工程師培訓中心,為合作國家培育專業技術人才;另一方面聯合當地醫療機構,開發區域性手術數據庫,推動人工智能系統持續迭代進化。
隨著全球骨科手術機器人市場以 21.3% 的年復合增長率迅猛擴張(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中國醫療科技企業正加速從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元化智能科技憑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與全產業鏈整合能力,有望在激烈的國際醫療科技競爭中突出重圍,搶占發展先機,引領全球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的技術變革與發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