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GV/AMR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航方式愈加多樣化,激光、視覺等新技術的應用對控制器的算力要求大幅提高,這也催生了AGV/AMR專用控制器的誕生。與通用的工業運動控制器或PLC相比,AGV/AMR控制器集成了成熟的導航和運動控制算法(例如激光定位算法、麥克納姆輪控制算法),為用戶省去很多工作,而且穩定性和防護等級更高。
市場規模逐年提高
AGV/AMR專用控制器發展加速
作為AGV/AMR的核心器件,AGV/AMR的市場規模決定了控制器的市場規模與空間。根據CMR產業聯盟數據,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2022年度,中國市場企業整體銷售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AGV/AMR)93000臺,較2021年增長29.17%,市場銷售額達到185億元,同比增長46.83%。
按照2022年AGV/AMR出貨93000臺計算,一臺車配備一臺控制器,AGV/AMR市場對于控制器的需求也在93000臺左右。目前AGV/AMR應用的控制器還是以PLC、單片機及工控機居多,同時一些AGV/AMR本體廠商會自主開發控制器,少有對外采購需求。但隨著AGV/AMR應用場景的日益復雜、導航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上對于專用控制器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根據CMR產業聯盟數據,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統計,2022年AGV/AMR專用控制銷售數量約為12000臺,同比增長50%,市場規模在5.8億左右,同比增長23.4%。
從近幾年AGV/AMR專用控制器銷售規模及數量可以看出,其市場滲透率正在逐步提高,同時價格成本下降非常明顯。
從專用控制器應用的車型來看,自然導航類產品應用AGV/AMR專用控制器最多,由于其應用環境相對復雜,對算法算力要求較高,一般的PLC、單片機及工控機等難以滿足其要求,所以需要專用的控制器;其次是激光反射板AGV,主要以激光反射板叉車為主;二維碼及磁導類應用專用控制器較少,一般的工控機及PLC等即可滿足需求。
隨著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AGV/AMR)智能化、柔性化與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從導航方式來看,預測未來五年內,磁導航產品的市場新增量將會持續走低,市場占比不斷縮小,無論是展會現場展示還是企業的方案推薦,磁導航的應用空間較為有限,但一定時間內仍將存在于適用的行業;二維碼導航因其價格及適用領域的特殊性,未來很長時間內仍然占據較大比重,但占比逐漸縮小;增量最明顯的無疑屬于自然導航,激光SLAM和視覺SLAM,也就是AMR產品的快速躍升,未來將會是主流的導航方式,2022年度占比已達到32.98%,已經成為超越磁導成為第二大品類,預計2023年有望超越二維碼,成為應用最多的導航方式。
而隨著導航方式的愈加靈活,對算法算力要求會越來越高,因此,未來對于專用控制器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加快。
如何進一步提升市場滲透率?
盡管近兩年AGV/AMR專用控制器發展較快,但從整體的滲透率來看,市場應用實際還處于前期階段。
從小批量到大規模,提升AGV/AMR專用控制器的滲透率還需要在哪些層面突破?
作為國內AGV/AMR控制器的代表企業,仙工智能聯合創始人兼數字化事業部負責人葉楊笙表示:“現在市場還未達到成熟階段,是由于價格還未達到臨界點,或者說整個行業的量還未達到一定程度,當行業真正成熟時,AGV/AMR廠商會發現外購控制器的成本遠遠低于自研,所以成本問題其實是核心。”
仙工智能是一家以智能控制器和數字化軟件為核心的產品組合提供商。產品涵蓋移動機器人控制器、各類移動機器人及相關數字化系統軟件。截至2022年,仙工智能全球覆蓋超過 1000 家客戶,大型龍頭企業超過30家,服務集成商數量再翻一倍,超過800家;重點、基礎行業幾乎實現全覆蓋,并深入半導體、汽車零部件、3C、鋰電、電動工具、紡織等行業,推出完整的智能物流解決方案。
仙工智能產品集合
葉楊笙認為,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降本是推動AGV/AMR控制器規模應用的關鍵。
3月29日,在深圳工業展上,仙工智能推出了升級版的控制器 SRC-2000 和 SRC-3000FS,這兩款產品不僅啟用仙工智能全新工業設計體系,更具科技感、力量感;在內部性能層面更有大幅提升,集成度更高、適配性更強、綜合造車成本更低。
葉楊笙介紹,新升級的控制器,仙工智能進一步優化了核心元器件配置,用國產芯片替代了部分國外芯片,“這樣一是為了縮短供應周期,避免一些因國際關系導致的供應鏈斷層問題;二是為了尋求更高的性價比,降低集成商的綜合造車成本。”
“事實上,真正做到降低AMR制造成本和門檻,依靠仙工智能一家企業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是要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協同合作,持續接力才能完成。”葉楊笙認為。
成本之外,對于“造車”能力相對有限的集成商而言,產品的易用性以及高效的服務是其更為關注的重點。
葉楊笙介紹,從2020年首款控制器產品正式上市以來,仙工智能已形成完整的控制器產品線,包含入門級控制器 SRC-800、通用型控制器 SRC-2000、安全型控制器 SRC-3000FS;以及四大核心優勢:標準化軟硬件,適配多種運動模型;超強適配性,適配各大核心部件品牌;支持車型多樣,應對場景復雜;靈活應對非標需求。
在功能強大的基礎之上,仙工智能控制器實現讓客戶自己制造 AMR 更簡單更輕松。集成商可以使用仙工智能控制器制造各種終端工廠客戶想要的AMR,適配不同場景,滿足非標需求。仙工智能提供的不僅僅是一臺控制器,而是涵蓋仙工智能合作伙伴龐大車型庫及先進技術支持的全套技術服務,涵蓋硬件、軟件、造車技術方案、選型及調試手冊、培訓及服務等全套技術服務,消除一切集成商造AMR的障礙。
同時,在控制器強大功能之外,仙工智能在過往多個項目服務上積累的經驗也能幫助集成商更好的理解場景需求,開發更適配的車輛。
生態開放 合作共贏
除新款控制器的發布外,在ITES展會上,仙工智能還推出了兩款與合力聯合開發的智能叉車:激光 SLAM 地面式智能叉車 SFL-CBD15 和激光 SLAM 堆高式智能叉車 SFL-CDD16。
SFL-CBD15 結合以往車體的長期驗證做了多項改進,外形小巧,負載能力超強,運行效率大幅提升。內部搭載 SRC 控制器,可實現 ±10mm 高精準定位;配合單點激光、3D避障、安全觸邊等多種傳感器進行安全防護,能夠保證智能叉車在作業過程中人員和貨物的安全,可靈活完成狹窄空間內的貨物運輸。
仙工智能新款智能叉車SFL-CBD15
SFL-CDD16 同樣搭載SRC控制器,采用激光SLAM導航,無需反光板,部署方便;高精度識別載具,精準叉貨,可支持國標、歐標、非標棧板托盤識別,提升搬運效率。最大運行速度可達 2m/s,1.6T 載重,3M 舉升不降載。避障激光搭配 3D 避障、安全觸邊、距離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器實現 360°立體安全防護。
仙工智能新款智能叉車SFL-CDD16
葉楊笙介紹,“新的兩款智能叉車為仙工智能與合力聯合開發,區別于傳統人工叉車的形態,從無人化、智能化的理念出發,這兩款產品我們在車體方面做了一些新的設計,在美學以及效率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之后我們也會和合力保持合作,推出更多類型的無人叉車產品。”
近兩年,仙工智能通過與一眾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已經積累了龐大的合作伙伴車型庫,涵蓋頂升機器人、叉車、料箱機器人、復合機器人、輥筒機器人等多樣車型,實現工業領域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全覆蓋。
在此次展會現場,仙工智能與井智高科、多邊形科技、博力威三家正式簽約,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基于雙方技術、市場優勢共同構建開放、協作、共贏的造車生態。
葉楊笙介紹,2023年開始,對于合作伙伴,仙工智能不僅做到技術產品開放,市場資源層面同樣做到共享,真正建立起以仙工智能 SRC 系列控制器為核心的開放平臺。“我們正在創造一個開放的移動機器人平臺,憑借我們的核心產品——SRC控制器及軟件技術聯結產業鏈上各種角色的合作伙伴,將供應鏈資源、車體制造商資源、集成商資源整合在一起,給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葉楊笙舉例,“比如面向一些海外市場的客戶,我們發現其實只給客戶提供一個控制器,他們并沒有能力能夠把完整的機器人造出來,尤其是有些地區的供應鏈并不完善,而我們在前期‘造車’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供應鏈資源,現在我們可以帶著這些供應鏈企業一起出海,把我們的供應鏈分享給客戶,例如激光雷達、電機驅動器等等。”
在進一步開放的基礎上,仙工智能未來將更加注重核心控制器產品的打磨。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葉楊笙表示看好,“雖然短期內存在經濟環境的影響,但長期來看,移動機器人市場一定是向好的,市場真正的爆發點還沒有到來,控制器還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