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MR產業聯盟數據,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初步統計,2023年光伏行業移動機器人銷量超過2萬臺,增速位列所有細分行業第一。
二十余年以來,中國光伏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和配套環境,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可以參與國際競爭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成為推動世界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是光伏行業擴產最快一年,過去幾年光伏行業獲得資本青睞,IPO+再融資加碼,帶動光伏各個環節大規模擴產。2023年,中國光伏制造環節總投資近7000億元。其中,多晶硅環節900億左右,硅棒與硅片630億左右,電池與組件接近5000億,其他環節超過200億。
光伏行業的瘋狂擴產帶動了對上游核心生產設備的旺盛需求。2023年,一眾光伏廠商成為AGV/AMR“采購大戶”,包括玖物互通、海康機器人、國自機器人、杭叉智能、藍芯科技、藍海機器人、華睿科技等聚焦光伏行業的移動機器人企業也在更加積極布局這一市場。光伏行業產業鏈上下游中,光伏組件生產及光伏電池片生產是AGV/AMR應用最多的環節。組件工廠一般應用叉車式AGV及輥筒式較多;在電池片生產流程中,主要應用的是花籃上下料機器人,用于各環節物料的運輸。大部分移動機器人企業也多圍繞這兩大場景去開發針對性產品,同時,業內也在探索移動機器人在光伏領域更多場景的應用,不斷擴大移動機器人在光伏行業的應用范圍,如在單晶/多晶車間、倉儲環節等,移動機器人的應用也在逐漸增多。企業 | 相關產品 |
國自機器人 | 業務已覆蓋多晶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等全場景廠內物流,包括原料庫、產線、半成品庫、包裝、成品庫等各個流通環節。目前AGV產品齊全,涉及輕/重載潛伏頂升、叉車式、料箱式、移載式、防爆式等,能為客戶提供匹配場景工藝的物流解決方案。 |
藍芯科技 | 藍芯科技以3D視覺感知技術為核心,以行業專用AMR為載體,為光伏企業提供全棧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包括晶棒搬運機器人、一體式電池片花籃上下料機器人、長叉齒智能無人叉車機器人及自主配套開發的光伏智能物流管理平臺MCS系統等。 |
杭叉智能 | 在產線端及倉儲端創新了系列車型用于滿足光伏行業的原材料生產、存儲、產線物料配送。例如三向VNA、3t搬運式、5t平衡重、迷你堆垛式、2t前移式、電池片一體式專用料AGV、線盒一體式專用AGV等系列產品。 |
海康機器人 | 已將移動機器人和智能感知設備滲透到硅料、拉晶、切片、電池以及組件等生產場景及各工藝段。主要產品包括移載系列提升夾抱機器人CHG-300L、光伏行業搬運QS3 系列等。 |
玖物互通 | 擁有電池片轉運機器人、組件轉運機器人、晶料轉運機器人等產品。 |
藍海機器人 | 面向光伏行業產品主要有光伏行業專用背負式AGV、光伏行業專用單層輸送帶AGV、光伏行業雙層輸送帶AGV產品等。 |
中興通訊 | 在光伏晶棒轉運場景中,中興通訊針對運輸晶棒長短不一、識別難度高、車間環境復雜等痛點,推出了全向式移動機器人ZXAGV_T2000。 |
圖表:光伏行業AGV/AMR主要供應商相關產品(本表不代表行業排名)
產品是應用的基礎,綜合來看,目前光伏行業對移動機器人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柔性化、安全性、穩定性等特點,這也是各家企業目前重點突破的方向。
需求多樣性。在光伏行業,不同的生產環節所需移動機器人產品功能、形態差異較大。同時,由于光伏行業目前并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導致了各家的需求不同,移動機器人企業要針對不同廠家定制化產品。
柔性化。目前光伏行業呈現出技術快速迭代的現狀,柔性化、定制化、快速更新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對設備的柔性化要求很高。光伏企業需要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提高生產效率,機器人的高效和靈活將有助于提高光伏企業的生產效率和響應速度。
安全性。為配合生產節拍,一個電池片和組件生產車間往往需要配備數十甚至數百臺移動機器人同時作業。在機器人運行過程中,存在工人闖入、設備門/電子屏懸空伸出,扳手遺落地面等情況。同時,光伏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涉及到許多危險品和高溫環境,因此對AGV的安全性要求較高。
穩定性。光伏生產車間面積普遍在幾萬平方米以上,空曠的車間、變化的環境特征,激光導航機器人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得穩定的定位較為困難,存在丟失定位的風險。
從各家企業新推出的光伏行業產品來看,產品系列正在不斷細化、豐富,以期更適配不同場景多樣化需要,而在定制化的基礎上,企業也在探索在某一環節或場景盡量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同時,在導航的靈活性、定位精度以及末端識別精度等方面移動機器人廠商也在不斷提升。
光伏行業技術不斷進步,移動機器人企業也需要保持持續創新和技術升級的能力。投入研發資源,關注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以滿足光伏企業不斷升級的生產需求。
在夯實產品技術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優勢,在光伏行業,移動機器人廠商也在不斷尋找最合適自身的市場定位。
作為國內無人叉車代表企業,在光伏行業,杭叉智能主要提供以無人叉車為核心的物料搬運解決方案。
杭叉智能副總經理任潮鋒表示,杭叉智能從2016年開始就進入光伏行業,產品在各個場景都有應用,相對來說已經積累了非常多的應用經驗,“首先我們的方案能力肯定沒問題,這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其次,就杭叉而言,我們本身就擁有強大的制造能力,在一些非標項目上,是能夠很好地適應光伏行業快速變化對于產品的不同需求的,另外我們在這個行業深耕了這么久,對行業的一些需求特性也非常了解,包括現在我們也在跟一些光伏龍頭企業合作去開發新的車型。”
任潮鋒提到,光伏行業其實還有很多環節可以去用移動機器人實現替代,只是目前可能還存在一些痛點尚未解決,需要企業跟用戶一起合作探索。
藍芯科技副總裁程陽選則將企業在光伏行業的優勢概括為四個字——專、精、特、新。
“首先,我們的光伏方案、實施、售后團隊對光伏的前中后段整個生產工藝非常熟悉,服務光伏客戶多年且具備大型項目服務經驗,在前期方案制作、中期項目實施和后期項目維護上有足夠的專業性;其次,我們會在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做到精細化,從客戶前期溝通到方案制定,再到產品交付、項目實施和售后維護,藍芯有完善的管理流程,不只是單純圍繞客戶需求開展工作,且能夠替客戶考慮更細節的問題;再者,藍芯所有移動機器人產品均搭載企業自有核心技術LX-MRDVS®(藍芯-移動機器人深度視覺系統),通過3D視覺傳感器和AI算法實現移動機器人定位導航、避障、對接,AGV/AMR產品更安全、更穩定和智能;最后,我們堅持用創新思維做好光伏市場,打造了一系列差異化的產品和極具優勢的方案。”
國自機器人一直聚焦于物流機器人在制造業的應用,產品線也主要針對制造業行業需求開發。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自積極拓展移動機器人在光伏行業的應用,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國自機器人光伏行業負責人沈靜娟表示,國自本身產品線非常齊全,從硅料、硅片、電池片到組件制造端甚至于電站運維等,國自能夠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滿足光伏產業鏈各環節應用需求。
“光伏行業本身現在也在做一體化工廠建設,從硅片、電池片到組件生產都放在一個廠區,能夠降低光伏企業的運營成本,針對這種行業趨勢,我們可以向用戶輸出場內物流一體化解決方案,我們有齊全的產品線,同時又有系列成熟的案例,可以很好地滿足行業未來發展的需要,這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綜合各方在光伏行業的布局來看,大部分企業均是在基于自身已有優勢的基礎上,結合光伏行業的需求特性來推出針對性的產品跟方案。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光伏行業目前的應用的環節比較集中,市場競爭也多集中在這些主要應用環節。
杭叉智能副總經理任潮鋒認為,當前在光伏行業或者就移動機器人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而言,在硬件產品方面,事實上業內頭部廠商其實差距都不大,真正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軟件及項目規劃能力上。
而除了軟硬件實力之外,快速發展的光伏行業對于企業的交付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國自機器人光伏行業負責人沈靜娟表示,很多一體化大工廠的建設周期已經縮短了到了兩個月之內,“從選址動土到設備進場,兩個月的時間對于我們設備廠商的交付能力考驗是非常大的。”沈靜娟提到,為了滿足光伏行業對于交付時效性的極致需求,國自在項目整體交付流程以及公司協同作戰能力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調整。
整體來看,當前整個光伏行業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率先進入的移動機器人廠商都擁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在產品、技術以及項目經驗上都有了相對豐富的積累,新進入者想要在短時間內拓展光伏行業,對公司的產品、技術、方案能力以及現金流都有一定的門檻要求。
看未來:警惕價格戰以及產能過剩風險
2023年,盡管光伏行業一路“狂飆”,但任何行業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對于光伏行業而言,在經歷近幾年瘋狂的投資擴產之后,其勢頭也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據統計,2022年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產能分別為628、559和574GW,2023年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產能預計分別為828、886和853GW。到2024年,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產能預計都將增長至1000GW左右。
按照上面的產能數字,光伏各環節的產能利用率只要達到50%左右即可滿足全球的光伏裝機需求,產能過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受階段性產能過剩的拖累,今年光伏全產業鏈發生了斷崖式的降價潮。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價格都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殺跌,硅料自年初高點下跌了60%,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價格亦自高位下滑超過50%。
光伏行業的洗牌也已經開始,部分廠商開始退出這一市場,很多擴產計劃開始下調投資額或暫緩開工。2023年下半年,移動機器人行業也逐漸感受了光伏行業“寒氣”的來臨。
藍芯科技副總裁程陽選表示,在經歷前幾年瘋狂投產、擴張之后,2023年的光伏產業開始進入“洗牌”周期。周期的出現勢必產生“馬太效應”,以及導致整個光伏產業總體產能收縮,而處于生態鏈上游的AGV/AMR企業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對于大部分缺乏核心技術、產品創新、方案創新能力的傳統AGV/AMR廠商而言,光伏市場毋庸置疑已是一片“紅海”;只有真正掌握關鍵技術、深耕行業,能解決企業生產痛點,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機器人廠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3D視覺感知技術是藍芯科技面對市場競爭的底氣,它將顯著提升移動機器人在復雜工業場景應用時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智能性,從而賦能整體解決方案更高優越性。
國自機器人光伏行業負責人沈靜娟也表示,從7月份開始,光伏行業的投資建設速度就開始慢下來了,到第四季度,一些原來規劃的項目開始暫停,行業需求下降開始越來越明顯。
杭叉智能副總經理任潮鋒認為,今明兩年可能相對不會太明顯,但之后可能會達到一個飽和期,“除了新建工廠外,現在一些舊廠產線改造對AGV會有一定需求,而新建的工廠在建設的時候都會導入移動機器人及相關的一些智能搬運設備,所以后續改造相關的項目不會太多,隨著產能的飽和未來對于上游智能設備的需求也會飽和,今明兩年整體來看,光伏市場整體對AGV還是會有一定需求的,但后續行業的不景氣程度逐漸顯現,市場需求將會明顯減少。”
事實上,盡管光伏行業開始加速洗牌,但智能化設備仍然有較大的應用空間。
2023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五條政策措施,第一條就是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先進的光伏產能仍然吃香。“逆勢”擴產的N型電池,正是業內認為推動光伏行業產業更迭的新興力量。當前,業內認為,N型電池崛起、P型電池逐漸被淘汰將會是大勢所趨。因此,光伏行業產能過剩需要辯證看待,低效產能過時,但高效產能依舊稀缺,移動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行業從低效到高效的升級中,仍然有很大的機會。
用戶為多晶硅行業頭部企業,其年產10萬噸多晶硅的全球首套單體最大多晶硅項目采用國自機器人提供的智能物流搬運解決方案,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降低生產風險,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國自機器人針對其生產車間存在安全隱患、生產車間通道狹窄、工序復雜、原料及成品體積和重量大等痛點,為其多晶硅生產還原和整理車間提供智能物流搬運解決方案,使用多臺防爆型背負式AGV、輥筒背負式AGV、潛伏頂升式AGV,連通還原車間、破碎車間與清洗車間,實現多晶硅原材料、空料框、成品硅棒、破碎硅料的智能搬運和存儲。
電池片工廠-藍芯科技光伏電池片生產智能物流解決方案
某光伏企業投建的電池片工廠規劃打造智能化無塵制造車間,實現一體化倉庫智能物流、生產執行智能化、品控單元智能化。
根據生產設備數量和生產節拍,藍芯科技為客戶部署了數百臺花籃上下料機器人。該機器人采用3D視覺SLAM和3D視覺避障技術,定位更穩定,避障更靈敏。通過RCS系統銜接MCS和MES系統,調度所有機器人高效作業,——系統支持單場景1000臺機器人的混合調度。
通過部署「光伏電池片生產智能物流解決方案」,藍芯科技助力該企業建成了智能化、數字化的光伏電池片生產車間,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根據光伏產業的特點,杭叉智能定制了適合中環股份組件產線線邊配送的各類車型,例如迷你堆垛式AGV,小體積且大載重符合光伏產業產線布局多樣化特點。多個定制車型與多條產線聯動生產為光伏產線變革提供多樣性,大幅提升了賦能產線從安裝到落地的效率,真正做到了生產模塊化。
MBB提取花籃
總結:整體來看,對于移動機器人而言,下游應用行業需求的變化對公司整體業務的布局至關重要,但無論是光伏還是其他細分應用領域,任何行業都會有一定的周期性,企業應理性看待,上行周期不必“盲動”,同時,也不必因為“下行周期”的來臨而對行業失去信心。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