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二十六屆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全國決賽(宜興)圓滿結束。來自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208所高校的407支隊伍1300余名選手,圍繞自動駕駛、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前沿技術應用與實踐進行技術交流、切磋并展開激烈對決。超200位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前沿技術和應用落地。
圖|大賽開幕式現場機器人進行舞蹈表演
此次大賽聚焦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無人機等熱點技術,開展了11個項目的比賽,旨在為參賽者提供一個展示創新思維與技術實力的平臺。
圖|大賽開幕式暨新質生產力產學研對接會現場
作為國內智能制造技術和高端人才的重大交流平臺,本屆大賽構建了“1+4+1”賽、會、展一體的綜合性賽事體系,涵蓋1場核心賽事,4場專業論壇——機器人新質生產力產學研對接會、論壇、路演、“新質驅動·產教共融”創新實踐人才培養研討會,及1場專精尖機器人企業展,匯聚了包括2位院士、5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在內的50余位權威專家學者,40余位企業、資方代表,旨在為機器人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優秀參賽選手提供交流創新成果、探索合作機遇的窗口。
此次大賽由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組委會、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政府主辦,宜興陶都科技新城發展有限公司、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蘇州大鬧天宮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宜興市大數據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開幕式大咖云集
巔峰對決精彩啟程
宜興市委常委、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理辦主任任飛,宜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金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譚建榮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孫立寧教授,中國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大賽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樸松昊教授等共同出席此次活動。
大賽開幕式暨新質生產力產學研對接會上,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金磊向出席本次活動的參會嘉賓、師生表示熱烈歡迎。他提到,宜興作為科創之城,將人工智能產業作為搶抓發展機遇、構筑產業優勢的重要突破口,不遺余力地搭平臺、招項目、建生態,加速培育多領域配套、多場景應用的人工智能產業鏈。希望本次比賽能成為技術交流、產業合作的重要紐帶,讓更多高端人才來到宜興,更多科創項目落地宜興。
圖|金磊副市長致辭
孫立寧院士在致辭中表示,機器人具備AI+高端制造雙屬性,有望開拓高端制造新模式、新業態,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期望以此次大賽為契機,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于機器人學科的研究與實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而努力奮斗。
圖|孫立寧院士致辭
大賽主席樸松昊在致辭中介紹了比賽的整體情況。他表示,作為國內高水平科技創新賽事平臺,大賽自1999年創辦以來,已為我國培養大量能動手、敢創新、善協作的復合型人才。今后,大賽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為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一流人才和創新團隊作出更多貢獻。
圖|大賽主席樸松昊致辭
開幕式結束以后,在機器人新質生產力產學研對接會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孫立寧,先后依次作“智能機器人‘從概念到產業’”、“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生態建設”主旨報告,圍繞國家戰略、前沿技術、產業生態等話題進行深度分享。
圖|譚建榮院士作主旨報告
圖|孫立寧院士作主旨報告
高校齊聚
圍繞前沿技術展開激烈角逐
開幕式結束后,大賽正式啟動。參賽選手圍繞百度Apollo城市道路自動駕駛、Aelos開源鴻蒙、Aelos人形標準平臺、Roban人形標準平臺、Roban人形標準平臺虛擬仿真、無人協同系統、復合機器人月球探索、四足急速物流、智慧零售、智能產線應用場景、智能餐飲服務等11個比賽項目開展激烈角逐,全力拼搏,力爭最好成績。
圖|百度Apollo城市道路自動駕駛賽項
圖|Aelos開源鴻蒙賽項
圖|Aelos人形標準平臺賽項
圖|Roban人形標準平臺賽項
圖|無人協同賽項
圖|復合機器人月球探索
圖|四足急速物流賽項
圖|智慧零售賽項
圖|智能產線應用場景賽項
圖|智能餐飲賽項
圖|比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