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企業的起步模式絕大部分都是從低端到高端,先做簡單的產品推向市場占領市場,積累資金后再提升技術,科技制造業尤其如此。”紐迪瑞創始人李灝如是說,“而我們走了另一條路”。
逆勢研發-出場即是技術領先全球的產品
2011年蘋果手機發布了iPhone 4s,現在耳熟能詳的的國產智能手機在這一年也基本剛剛起步。
小米、華為以及當時還叫步步高的vivo都才發布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手機,現在鼎鼎有名的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也是在隨后的兩年才發布其第一款手機。
作為智能手機交互功能最重要的載體技術-電容式觸摸屏技術,國內制造商技術還不夠成熟,甚至還在為技術路線的選擇而爭論不休:到底是G+G技術還是G+F技術能成為主流?
而無論哪種電容觸摸屏技術,都還是在“二維”維度實現人機信息交互。
這一年新建立或轉行電容觸摸屏技術的公司也是相當的多,后來也誕生了很多知名的上市公司。
然而,在美國摩托羅拉實驗室工作10年之久的馬里蘭大學材料學博士李灝這一年回國創業,其選擇的項目卻不是這種“熱門”領域。
作為在全球頂尖通信設備公司擔任實驗室主任的資深科學家來說,選擇一項馬上能變現的技術來創業其實是不難的。
也或許正是因為李灝博士在全球頂尖公司工作的經歷,讓其在創業項目的選擇上也遵循全球領先的原則。因此,李灝博士選擇了“三維”人機交互的壓感觸控技術作為創業項目。
相比于一般創業公司先研發技術難度不高且較易推向市場應用的產品,積累發展資金、人才和市場后,才開發更先進技術的道路相比,李灝博士開局就是領先全球的技術在市場開發道路上注定更加的艱難。
李灝博士創立的紐迪瑞科技走的這條路,雖然不像其他公司那么轟轟烈烈,但勝在道路穩健而長遠。
一直以來,紐迪瑞科技的壓感觸控技術都是全球最領先的,罕有競爭對手,客戶一旦選擇就難以替換。
逆向市場-開發客戶先從頂級企業入手
深圳有很多公司創業都是從給華強北供貨開始的,華強北一度也是“水貨市場”的代名詞。
然而,行內人卻絲毫不敢小看給華強北供貨的公司。很多開始給華強北供貨的小公司最后都成長為上市公司亦或行業頂尖公司,甚至包括高技術代表的芯片行業。
2011年前后也正是華強北市場最活躍的年代,李灝博士創立于2011年的紐迪瑞科技卻無法享受這一市場“紅利”,甚至絕大多數“品牌廠商”都難以成為紐迪瑞科技的首批客戶。
因為技術的過于領先,李灝博士的壓感觸控技術不同于一般現有終端的替代部件可以直接和下游談合作,而是需要配合下游客戶共同研發而實現整機的新功能或技術升級。
因為研發投入限制以及技術路線處于跟隨的大部分國內終端廠商來說,這種模式走起來注定很難。
所以,首先和頂尖公司合作成了紐迪瑞科技的不二選擇。
作為一家創業型科技公司,尚沒有大規模成熟產品在市場使用的情況下,要想和頂尖公司建立合作的難度可想而知。
李灝博士及其帶領的紐迪瑞團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先后和亞馬遜、谷歌、蘋果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在國內其產品也在中興通訊、華為、VIVO等實現了供貨。
在標桿企業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公司及行業都成為紐迪瑞的忠實客戶。
逆向而行-疫情肆虐中逆向奔赴
2020年,是李灝博士創立的紐迪瑞科技與蘋果公司合作的第4個年頭。
這一年的春節前夕,李灝博士正在美國解決與蘋果合作項目的問題,國內疫情爆發了。而這時候李灝博士解決完項目問題需要返回國內。
“返回國內的途中,看到的都是從國內出來的人,從美國坐飛機到香港,然后經香港過關進深圳的途中,看到的是烏央烏央的人群從深圳出來,而回深圳的人卻寥寥無幾?!崩顬┦炕貞浾f。
回來后因為一個4年沒能徹底解決的材料問題,李灝博士經過多個未眠之夜,最后采用與器件結合的方式,一下子就把問題解決了。
然后這時候國內疫情得以控制,而美國疫情確泛濫了。因為航班熔斷的原因蘋果的技術人員無法來到國內,解決方案無法獲得蘋果的驗證。
而此時正是美國疫情高峰期,因疫情死亡人員很多,整個輿情一片緊張,但李灝博士此時卻不得不再次奔赴美國。
“當時去美國的航班就我一個人,到了美國連星巴克都關了,不過我們的材料經過蘋果驗證都過關了。”李灝博士回憶說。
所幸的是,每次李灝博士都在疫情最高峰的時期奔向疫區,但都健康歸來。
逆勢而起-果鏈的唯一選項
2024年9月10日,李灝博士及其紐迪瑞團隊密切關注著蘋果16系列產品的發布會。
因為在這款產品上,紐迪瑞的壓感觸控技術及產品成功應用于iPhone 16系列的中框相機控制按鈕,這也成為蘋果這款產品最重要的賣點之一。
在蘋果不斷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尤其是向東南亞轉移的情況下,紐迪瑞憑借其技術的領先優勢,成為蘋果在壓感觸控技術的唯一選擇。
壓感觸控技術也不僅在智能手機開始大放異彩,在藍牙耳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家具家電、個護醫療、汽車智能座艙、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李灝博士帶領的紐迪瑞團隊,在利用指尖做人機交互的領域,憑借其遙遙領先的技術以及行業市占率,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指尖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