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新松、軟控科捷、寶佳自動化、諾力達、華東機械、造裕機器人;這些國內外機器人行業的強企,如今都在機器人市場火得發燙。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沉迷谷底。能源、環保;曾經飽受資本追捧的領域躊躇不前,投資界難覓帶領經濟重振雄風的行業亮點,除了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產業在低迷的世界經濟增長中一枝獨秀。一方面,相對于勞動力成本的大幅上漲,工業機器人及輔助設備價格持續降低,科技進步之下智能化水平大幅躍升,在替代人工方面具備了明顯優勢;另一方面,機器人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融合,隨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不斷演進,正一起成為推動新工業革命的主導力量。
2014年9月30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總裁Baroncelli在德國法蘭克福宣布: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安裝量超過20萬臺,比2013年增加了15%。Baroncelli表示;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持續增長,2015-2017年間,工業機器人需求量將以每年12%的速度遞增。通常汽車行業投資具有周期性,然而,自2010年以來,汽車行業的投資一直在上升,并未受周期性影響,造裕機器人公司接到了來自汽車工業的大量訂單。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在電子電氣行業,生產流程的重組及生產自動化的投資會進一步刺激對造裕機器人的需求。其他行業發展也會對造裕機器人的需求有提高作用,比如橡膠和塑料工業,制藥工業,食品和飲料行業,金屬和機械行業。
2014年工業機器人的增長主要在亞洲,預計2014年亞洲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長量為21%,主要增長來自于中國大陸、臺灣及東南亞地區。在美洲,2014年工業機器人的增長為11%,需求量主要來自于北美和巴西。歐洲市場機器人需求增長為6%,尤其是德國市場會進一步增長,預計其他的西歐國家增長停滯不前,甚至可能衰退。
預計到2017年底,全世界大約有200萬臺工業機器人安裝在生產線上。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這一預測具有風險性。這些因素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包括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沖突,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全球金融市場對新興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歐元區經濟存在下行的風險。但是,總體而言,在自動化領域的投資會增加是共識。
中國機器人市場一片繁榮未來幾年,中國市場上的工業機器人銷售勢頭非常猛烈。估計,2014年,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銷售量將達到70000臺。2015-2017年的平均增長很可能達到36%。2017年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將達到15萬臺,屆時中國工廠里將有40萬臺的工業機器人。越來越多的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參與進來。本土企業與國外機器人巨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汽車行業應用機器人更加廣泛。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創新加快,工業機器人被大量應用于在工業生產中,特別是在汽車領域。機器人在汽車行業有更加廣泛的用途。工業機器人的潛能尚未完全開發;尤其是如果我們看看廣泛移動設備與網絡聯系在一起,社會平臺和云服務。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我們創造一個更好的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適應這一批機器人是未來的挑戰之一。想象有多少能源、維護工作空間和硬件我們可以節省,例如,機器人控制器只是一個云服務,所有機器人都連接到讓他們的個人計劃運行。未來人與機器人的合作,甚至直接交互,將為汽車制造業更多的使用機器人留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