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要了解工業4.0的前因后果,才能明白工業4.0要干什么。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商業模式再造和制造邏輯的再造。中國人看到幾個做工業機器人的就以為他們是工業4.0,這些機器人能聯網嗎,能工藝重組嗎,能橫,縱,垂集成嗎?低級機器人是做不到的。
趙_偉: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容量約為530億元,本體加系統集成市場容量按本體大約3倍算,估計約1600億元。在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機器人四大龍頭企業:ABB、發那科(FANUC)、安川(YASKAWA)和庫卡(KUKA)2012年收入占比超過50%,是這一領域的絕對強者。
南海科技:工業機器人在高端制造業的滲透愈發明顯。
CHINAPLAS國際橡塑展:“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領先全球”到2017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超過歐盟和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國際機器人聯盟預測,中國的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將在目前的20萬臺基礎上翻番,到2017年達到40萬臺。屆時,北美保有量將達到30萬臺,歐盟五大經濟體將達到34萬。
和五毛說相聲:資本家以后可以只剝削機器。后工業時代也還是工業機器人時代。
中國智慧城市資訊:現在看來,在工廠很多環節,有機器人的確能減少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機器人一次投入后,除了每年例行維修,它可以24小時全天候工作,沒有病痛困擾,而使用工人無法做到這一點
證券投資公社:展望2015年,隨著機器人行業國產化進程的加速,將持續降低機器人的應用成本,擴大機器人在低端制造業中的應用,推動行業快速增長。分析人士認為,面對工業機器人的巨大市場,眾多A股上市公司有望分得一杯羹,具體涉及機器人、三豐智能、銳奇股份、科大智能、山河智能、軟控股份、智云股份
中華工控網:其中,工業機器人仍是深圳機器人的主力,達到192家,產業總產值412億元; 服務機器人企業45家,產業總產值68億元。
厚濟機器人: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工是無法與工業機器人相提并論的。“機器人員工”不會有工傷,不會鬧情緒,也不會春節回家一去不返,更不會要求漲工資。 而企業更看重的是,工業機器人能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這才是企業競爭之本。不管企業家們是否愿意面對,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智造”時代已經開啟。以工業機器人和互聯網為代表的智能自動化生產,已在全球成為勢不可當的發展趨勢。
海粥碗:中國的國企得養人,越是困難越留人,越是經濟形勢好就越增人,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依靠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經濟波動就增減開關機器就行了
蘇崇德: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就像捕魚抓蝦,你沒有準備好,魚汛來了,根本趕不上,“機器人要發展,關鍵是應用,技術應用配套沒跟上,造出來賣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