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技術是戰略高技術,是各國必爭的前沿技術。美國將機器人技術列為惕技術,主攻的是軍用機器人技術;歐洲主攻的是服務和醫療機器人技術;日本主要是仿人和娛樂機器人。日本將機器人技術列為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希望在機器人產業上占得先機。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每萬名工人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平均為55臺。在韓國、日本、德國等機器人使用比較普遍的國家,數量達到250-350臺,在美國、意大利、中國臺灣,這一數量為150臺左右,而中國大陸每萬名工人擁有機器人只有21臺,和發達國家和地區相差8-10倍。為此,各地政府為扶持企業轉型升級,對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給予相關補貼,提升機器人使用量。各地對機器人的相關補貼額度不等,這也間接反映了當地制造業市場對自動化需求程度。
上海將五大措施并舉推進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和應用
一是推動機器人產業開放發展,當前正在重點培育以顧村機器人產業園為核心的寶山基地和以康橋、金橋為核心的浦東基地。二是搭建機器人產業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上海機器人行業協會、上海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機器人功能部件企業和本體企業對接。三是創新機器人產業發展模式,鼓勵探索開展機器人融資租賃業務,支持企業使用機器人。四是探索設立機器人產業基金,發揮政府相關專項資金引導作用,積極吸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等投資機器人重點項目。五是加大裝備首臺(套)政策支持力度,重點扶持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具有戰略引領作用的首臺(套)突破、示范應用、平臺建設等重大項目。上海將力爭通過3—5年努力,建設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高度集聚的研發中心、高端制造中心、產業服務中心和應用示范中心,縮短中國機器人產業與國際的差距。
南京機器人工業三年發展計劃
根據《工作意見》,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南京市機器人產業園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新興基地之一,年銷售規模達350億元;再用4年左右的時間(即到2020年),建成國家級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與產學研聯盟,將南京建設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先進基地”,年銷售規模達1000億元。南京未來還將打造江寧、六合、高淳三個機器人產業基地,計劃3年左右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成為國內機器人產業新興基地,計劃到2020年建設成為年銷售規模上千億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先進基地”。南京市為推動這一產業快速發展,還設置專項資金扶持相關發展項目,構建南京機器人產業投融資平臺、重大裝備租賃機制和“首購首用”風險補償機制等激勵和保障措施。未來,隨著南京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大力推行符合地方發展的機器人政策,將有效刺激產業規模及技術實力提升,有利于最終擺脫低端市場,打造具有高端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順德對購買機器人企業獎勵1萬元
近日佛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了《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表示,佛山市為鼓勵做強做大裝備制造業,給予營業額、稅收上規模企業以最高1000萬不等的資金獎勵,同時為推廣機械智能化生產,購買機器人的企業也可以獲得每臺1萬的獎勵。
廣州對機器人使用企業補貼持續3年
上半年,廣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表示,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同時也進一步明確采購或租賃制造業企業采購或租賃機器人的相關補貼。
為了扶持企業轉型升級,《意見》提出,將從2014年起連續3年,對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給予相關補貼。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前提下,對于采購或租賃本市制造工業機器人整機的,按不高于整機售價或租賃費的20%給予補貼,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萬元/臺。
對于采購或租賃工業機器人成套設備的,按照不高于售價或租賃費的10%給予補貼,整套設備累積補助額不超過50萬元/套;對列入廣州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集成應用示范的項目,按不高于采購本市智能制造裝備工程款的10%給予應用企業一次性補貼,最高補助額不超過50萬元/套。同一企業同一項目僅可申請一項扶持補貼。
柳州企業購買機器人補貼占投資額20%-30%
柳州市科技局召開的,柳州市第一批推薦工業機器人供應(服務)商交流會上,擬定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補助資金的管理問題,初步計劃企業開發和購買機器人可按每臺套投資額的20%-30%進行補貼。
黑龍江正在起草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將打造哈爾濱成為國內重要機器人產業基地。2015年家用智能機器人市場需求至少有800億美元,家用智能機器人將取代電腦,成為基于物聯網智能云平臺的家庭終端。哈市具有發展機器人產業良好的技術優勢和加工制造基礎,擁有哈工大、哈工程等高等院校,為機器人相關技術領域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按照規劃,黑龍江機器人產業將重點發展面向汽車、電子、冶金、家電、電力、航空、航天等行業的工業機器人;開發炒菜機器人、煮水餃機器人、空中送餐傳菜機器人、地面送餐傳菜機器人、迎賓機器人、高樓清潔機器人、小型救援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重點發展深海探測型載人潛水器、智能水下機器人、海洋綜合探測潛水器等海洋作業機器人等。
{$page$}
深圳市扶持機器人政策首次明確
深圳市經貿信息委發布了《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2014年度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第一批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計劃、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提升計劃的通知》,明確了首批扶持機器人政策及為行業細分龍頭企業提供單項500萬元以下的專項資金支持。《通知》稱,此次提升計劃將重點支持智能控制焊接、重載搬運、柔性裝配等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輔助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醫療健康機器人、特種服務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生命信息檢測儀器、生態環境檢測儀器、高端物理測試儀器等檢驗檢測儀器和設備;新型傳感器及系統、智能儀器儀表、伺服控制系統、精密制造核心部件等領域內的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單位。
東莞推進機器換人行動計劃 將設立專項補貼
東莞8月正式印發《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和《關于加快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件提出東莞將設立“機器換人”專項資金,力爭推動全市一半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同時傾斜重點資源,扶持工業機器人產業,到2020年,東莞將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按照《計劃》,東莞到2016年將爭取完成相關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1000-1500個,力爭推動東莞全市一半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計劃》明確,東莞將設立“機器換人”專項資金,推動實施應用項目。對企業通過自有資金、銀行貸款、設備租賃等方式購買“機器換人”設備和技術,按照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事后獎勵或貼息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僅實施企業有補貼,東莞還支持和鼓勵第三方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大力開展企業“機器換人”推廣應用。為企業提供改造方案、設備采購、設備租賃、金融服務、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多方面服務,都將給予一定額度的獎勵。
新戰略機器人產業研究院解讀
從目前出臺的機器人產業政策來看,基本上分為三類,一類政策是扶持使用機器人的應用企業,一類政策是支持制造和發展機器人的企業,還有一類是發展機器人產業規劃。目前多數地方政府對機器人產業的扶持政策僅限在購買和使用機器人的企業,對研發和制造機器人的企業扶持甚少,從當前出臺的一些政策看,只有少數地方政策對機器人研發制造做出了相關規劃和支持。政策的制定還是比較盲目的,也不排除少數地方政府的跟風行為。政策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風向標的作用,對應用機器人的企業要鼓勵和扶持,同時對研發制造機器人的企業更需要扶持,畢竟機器人從零部件到本體國產化還需要一段路要走。
{$page$}
具體案例分析:浙江省推動“機器換人”
浙江是我國進行機器換人的排頭兵,由于過度依賴出口以及難以維系的人口紅利,浙江兩年前提出“機器換人”的政策,計劃五年內投入5000億,推動省內制造業轉型升級。浙江有大量的一般制造業,通常以區域產業集群的形式存在,比如汽車零配件、五金、小家電、化工、印染紡織等,這些行業也成為了自動化需求大戶。這些行業面臨很多問題,比如企業訂單不穩,投資資金不足,人員知識結構偏低等。面對浙江工業機器人的巨大需求,新松等機器人企業采取了有效應對措施,比如推動通用設備租賃,專用設備購買,以及幫助用戶培訓員工,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推動浙江的“機器換人”進展。
過去若干年浙江省內制造業人工成本急劇攀升,已經接近人均1萬美元的水平線,2005-2012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人均勞動報酬從1,487元/年增加到4,1370元/年,年均增長15.8%,總量和增幅均居全國前列。若保持這一增速,2016年一個工人的用工成本高達7,4391元/年。如果不進行自動化改造,制造業轉移必不可免。
然而一個機器人可以一周七天三班倒生產,可代替人工4-5人,可代替人工成本22萬元左右。考慮每年用工成本會上升,按照10%的折現率計算5年之后工資的現值即為83.4萬元。而普通輕量型機器人本體15萬元左右,加上集成費用初始成本40-50萬元,約兩年即可回收成本。
根據浙江省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機器換人”之后,61.5%的企業至少減少10%的一線員工,其中16.3%的企業減少30%以上的一線員工。若按照用工減少10%推算,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減少用工70萬人以上,2013年可節省用工成本290億元以上。
根據浙江經信委今年的調查數據,機器換人總投資為100萬~500萬元的企業最多,占26.8%;其后依次是1000萬~2000萬元的企業占比18.2%,500萬~1000萬元的企業占比17.1%。浙江共有3.6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也是此次“機器換人”規劃的主力軍,總投資約1700億。估計以機器人為核心的自動化占總的投資比例為50%,則浙江整個自動化需求會接近900億。在省政府“機器換人”政策的指引下,浙江省各市紛紛出臺自動化改造規劃。第一梯隊為嘉興市、杭州市和寧波市。以嘉興為例,嘉興政府的機器換人同樣面對一些問題,主要是企業想不想換、誰來幫企業換及企業自身有沒有能力換等問題。目前前兩個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由于相關企業缺乏融資渠道以及對機器換人經濟效益的不確定,第三個問題仍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