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5深圳機器人創新與發展論壇舉行,《2014年度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征求意見稿發布。白皮書顯示,預計經過七年的發展,到2020年深圳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將超過2000億元。深圳將初步形成創新活躍、結構優化、規模領先、配套完善、服務發達的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體系。
記者獲悉,該白皮書是國內首個發布的地方機器人行業白皮書,內容涉及深圳市機器人發展規劃與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分析、產業資源與市場整合等,由深圳市經信委、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深圳市機器人產學研資聯盟聯合發布。
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謝建民副主任介紹,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被列為深圳的第五大未來產業, 2014年深圳市機器人企業為237家,產業總產值480億元;在相關領域擁有國家、盛市級重點實驗室30個、工程實驗室1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公共服務平臺7個。
謝建民說,根據計劃,深圳將建成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的制造基地、創新基地、服務基地和國際合作基地
白皮書顯示,2013年深圳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約為200億元,預計經過七年的發展,到2020年產業增加值將超過2000億元。同時培育一批技術引領型的國際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新進50個以上國家、盛市級的創新載體,組織實施100個以上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培育一批技術和產業的領軍人才。組織實施100個以上的重大產業化項目,培育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1家以上,100億元的企業5家以上,50億元的骨干企業10家以上,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快速成長型企業達到5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