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沈建飛終于可以松口氣了,全新的機器人已基本成形了,其經濟、高效、穩定的優點讓沖壓行業企業趨之若鶩,“很多企業天天盯著我們,催促機器人的生產。”

沈建飛在調試智能沖壓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一個上下料來回只需5秒9個月前,沈建飛作為嘉興唯一的企業代表,受邀參加在廣州舉辦的全國首屆兩化深度融合高級研修班,參加的學員都是制造企業的老總和高校研究員。
在培訓期間,他經常聽見有企業老總抱怨“機器換人”的投入成本太高,“一臺設備需要配備兩臺機器人,一臺送料,一臺出料,投入費用太大,這樣的發展無疑是讓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負重前行’。”
“這是個商機!”從事了10多年工業設計的沈建飛覺得,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全國各地都在進行制造業革命,最典型的就是“機器換人”。而在這股潮流中,要數沖壓行業的需求最為迫切,因為這一行業具有“用工需求大、安全系數低、耗能高、效率低”等特點,迫切需要改變現有的生產模式,最好、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機器換人”。“如果能為這個行業研發一種經濟、高效的機器人,一定具有廣闊的市場。”
一回到海寧,沈建飛便召集公司精兵強將開始設計,在經歷無數次驗證、測試、完善后,終于在今年1月份成功研制出第一代樣機。
但樣機還存在缺陷。“機器人上面布滿了大量的傳感器,有一粒灰塵進入了傳感裝置,就可能導致機器故障。”沈建飛解釋。為了讓機器人運行更穩定,近半年來,他帶著研發團隊反復調試,終于在5月初生產出了第二代智能沖壓機器人,相對于第一代樣機,第二代機器人更加穩定可靠,并且具備大規模投入生產的條件了。
在公司還沒來得及裝修完畢的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了這臺智能沖壓機器人。它沒有想象中的驚艷,沒有長長的可以彎曲活動的手臂,沒有靈活自如的鐵手指,有的只是機臺、控制箱和一條直直的機械臂,遠遠望去更像是一臺大型的縫紉機。
沈建飛看出了記者的不解,“科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最簡單的設計,適應最復雜的工作,機器人制造也適應這個道理。所以簡潔正是這臺機器人設計的精華所在,它摒棄了長長的機械手,采用這種最簡單的機械臂,就是要增加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穩定性。
在工作時,智能沖壓機器人就像最熟練的工人,把金屬板材、管材等材料不停地送入沖壓機下,一氣呵成制成所需的成品,過程快速而精確。
經測試,這臺機器人能獨自完成上下料工作,工作效率比兩臺普通機器人還要高三分之一,一次送料到加工完成的時間只需5秒,價格還比一臺普通機器人便宜三分之一,只需5至7萬元,相當于一名普通操作工的年薪。最重要的是,機器人懂得協調配合,相鄰的兩臺機器人可以實現信息互通,4臺就能組成一條完整的生產線。
眾多客戶盼著智能機器人盡快量產
飛戎機器人科技的這款智能沖壓機器人的研發過程幾乎是在眾多企業的“矚目”下完成的。
半年前,企業的老客戶嘉興捷順旅游制品有限公司聽說沈建飛的團隊正在研發這款機器人時,就一直等候著,時刻關注研發進程,還常常催促沈建飛趕緊出成品,讓企業能早一天用上。
嘉興捷順旅游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傳統型的制造企業,主要生產拖把等清潔用品,是國內最大的清潔用品制造商,產品遠銷國內外,年產值超過10億元。目前,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亟須一大批智能機器人設備代替傳統的人工沖壓車間。
前天,在聽到企業機器人研發已成熟的消息后,公司負責人來到海寧,和沈建飛一起對機器人進行了數十次的測試。他們測試發現這批機器人精確度、穩定性均無可挑剔,當場就下單訂購六十臺機器人,打算把原來的生產線全部替換掉。這樣一來,車間里的150個工人至少能減少三分之二,生產效率還會比現在更高。
除了嘉興捷順旅游制品有限公司外,時刻關注這款機器人的還有10多家沖壓企業。現在,企業面積達700余平方米的廠房正在加緊裝修中,為即將開展的大規模生產做準備。
飛戎機器人科技的總經理沈建飛自稱公司是“屌絲”,因為他們面對的主要客戶就是企業中的“屌絲”——中小企業。
他說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現在對于‘機器換人’需求最迫切的是中小企業。”然而,這些中小企業缺乏資金、不懂技術,面對市場上價格過高的智能設備,只能選擇放棄,轉型升級之路走得艱難。飛戎機器人科技瞄準的就是這片市場。
飛戎機器人科技很年輕,2013年才轉型到智能裝備設計制造領域,員工只有20多人,平均年齡不到35歲,年輕的企業,年輕的員工,有的是活躍的思想,創新的勇氣,用不完的拼勁和干勁。企業已找到了自身發展的準確定位,也為海寧的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經濟實惠又好用的智能設備。
從“海寧制造”到“海寧智造”,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內涵卻迥異。“海寧制造”靠的是廉價的勞動力和低成本,而“海寧智造”靠的是自主創新體系、技術人才及思想智慧。要改變這一字之差,正需要一批像飛戎機器人科技這樣擁有自主創新意識、拼搏奮進精神的企業,才能適應智造,實現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