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聯手小米賽格威:推機器人管家Hoverb
來源:雷鋒網
Google、Apple、Facebook、百度這些公司正利用海量數據,在研究復雜的機器學習算法,但就面向人工智能的硬件而言,那些芯片公司絕對是最認真的那波人。CES 2016展會上,Intel聯合小米投資的NineBot以及之前被NineBot收購的賽格威(Segway),推出了一個可以變成機器人的平衡車Hoverbutlerbot,這款平衡車能夠播放視頻、作出可愛的表情等,它使用了Intel的RealSense技術,而且其潛力是無限的,因為它將于今年下半年迎來開源。
Intel表示將推出商業版的Hoverbutlerbot,將于下半年推出開發者套件。


研究:到2020年十分之一美國家庭將擁有機器人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玨_NT2830
Juniper Research明確表明,機器人并不一定具備人形外觀,但要具備更適用于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這家研究公司還將自己的機器人定義為“自主的、移動的機電機器,可編程及再編程,為家庭或非商業性用途。它在某種程度上可感知所處環境并做出反應。”
與想象中的為我們做飯,或者替我們開車不同,其起初承擔的的工作也并未讓人十分驚喜。Juniper Research稱,機器人將“開辟家政全新紀元”,例如盤狀真空吸塵機器人Roomba和由Droplet Robotics開發負責庭院灑水工作的機器人Sprinkler。
然而,據報道,很多企業還在開發可以與人互動的人形機器人。日本最大軟件銷售商軟銀(SoftBank)的人形機器人Pepper是當下最受歡迎的一款,但Juniper Research稱,這一技術尚未達到成熟水準。
Juniper Research表示:“盡管像軟銀Pepper這樣復雜機器人的表現有所提升,但在當代技術水平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為滿足消費者期望,我們需要更智能、感知力更強的機器人。”
美銀美林研究表明,機器人技術可能會演化成為一個大型產業,到2020年總價值可達1530億美元。但是隨著機器人這一行業的發展,各界也發出警告,如特斯拉汽車老板伊隆 馬斯克(Elon Musk)、物理學家史蒂芬 霍金(Stephen Hawking) 都曾警告人工智能可能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