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市場大多仍由國外機器人廠商占據,但奮起直追的國內廠商實力同樣不容小覷。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近期有哪些技術水平完全不輸國際巨頭的國產機器人亮相。
1、融合視覺技術的輕載復合機器人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顯示,2013年外資企業在華銷售工業機器人總量超過27000臺,較上年增長20%,占據中國市場70%以上的份額。后來而上的國內機器人企業正在不斷推陳出新,逐步縮小與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差距。
比如這款復合機器人,它基于移動機器人及工業機器人融合研發,采用視覺誤差補償等技術,解決了因多個運動單元的誤差累積而造成精度不達標的問題,滿足了企業數字化智慧工廠對整個機械結構運動精度的苛刻要求。
該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與國外知名廠商幾乎同步,市場占有率及應用范圍在國際上處于領先位置。作為國產工業機器人的代表,未來它將在電子、能源、電商、機械等領域會廣泛應用。
2、泊車機器人
誰還說中國制造沒有創意?來看看這款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泊車機器人!從外形上看,它就像一臺身形修長的滑板車,比小轎車要略長,寬則比小轎車略窄,下面有滑輪。在車輛停放位置都有停車位梳齒架設置,每個車位設有固定的梳形架,需對地面打孔。
開始操作時,機器人迅速駛入需要停泊的汽車底部,然后將汽車緩緩抬起移開,按照一定的速度平穩地運送到另一個停車位上。這種機器人非常靈活便捷,操作員直接牽引機器人運動,機器人自動記錄并對軌跡進行自動優化再生,不僅簡化了示教過程,同時保障了軌跡高精度復現。
有了這種機器人,無數倒車困難戶們終于可以開心地唱:“摩擦,摩擦,是倒車的步伐!我的滑板車,時尚時尚最時尚!
3、深海機器人
這臺國產機器人絕對是同類產品中的翹楚!近日,它剛剛擊敗了國際眾多的知名ROV(水下機器人)生產廠商,成功中標上海救撈局6000米ROV項目。
它的最大本領是能潛入水下6000米的空間作業。要知道在當前,深海勘探及作業最大的障礙就是深海的巨大壓強。中國能夠下潛到6000米水深等級的,僅有“蛟龍號”載人深潛科考設備,而且只是觀察級,并不是作業級。在全世界范圍內,絕大多數作業級ROV最大下潛深度為4500米。即使是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等深海裝備強國,ROV在6000米深海進行作業的成功案例也十分少見。
這臺機器人系統功率不小于150HP(英制馬力),有效水下負載不小于250公斤,將主要用于對深海水下沉船沉物等進行應急救險、搜尋和打撈等作業,并應用到海洋深水工程輔助作業等方面。使用這臺ROV之后,上海救撈局將能在世界上絕大多數海域開展打撈作業。
4、擬人機器人
這個美女前段時間搶占了很多機器人網站的頭條。她就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多智能體系統實驗室花費三年時間研制而成,1:1等身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
“佳佳”的樣貌取自5位中科大美女,初步具備人機對話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軀體動作匹配、大范圍動態環境自主定位導航和云服務等功能。當她身著漢服出現在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會場入口時,迅速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研發人員說,“佳佳”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之后還將添加面部表情識別,使其與人進行更深入的互動。
在此之前,名氣最大的擬人機器人是日本東芝公司研發的ChihiraAico。相比“佳佳”,ChihiraAico的“顏值”略低,但表情更加“豐富”,能夠表達與人類相似的開心、難過、生氣等面部表情。以至于有日本網友感慨:“光是看外表看顏值,自己的機器人都已經輸得體無完膚了……”
5、服務機器人
這群可愛的機器人在干什么呢?原來這是一場以“中產女主人”為核心服務對象的服飾交易會,這些機器人不僅要負責在現場耍寶賣萌,更肩負著一項艱巨的使命——通過智能機器人入駐中產女主人家庭的形式,來為每一個中產女主人的穿衣搭配,兩性生活,親子教育以及心理建設等日常生活提供幫助。
為女人的穿衣搭配提供幫助?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但目前國產服務類機器人技術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越來越多優秀的產品能夠實現量產。更重要的是,這些服務機器人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智能平臺,能夠通過與眾多智能家居、互聯網服務的對接,實現在各種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服務。
比如這款名叫“小寶”的機器人就內置了服裝電商平臺,通過收集女主人的用戶對時尚的喜好習慣,精準地推送讓女主人滿意的服飾產品,不就是為她的穿衣搭配提供幫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