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智能制造到底“長”什么樣?互聯網如何助推揚州制造向揚州智造轉變?這些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焦點。昨日,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環省行(揚州站)活動”中,市經信委披露了有關“揚州智造”的對策,旨在通過“兩化”深度融合,按照“分類推進、重點突破”的原則,促進揚州制造向智造轉變。
【發展思路】
圍繞制造環節實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和智能產品研發,積極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構建智能化新型生產模式。
【推進重點】
支持亞威股份、牧羊控股建立海外研究中心,加快吸收國外研發技術。
鼓勵揚力集團、亞威股份等龍頭企業綜合應用傳感網絡、自動化技術和制造執行系統,建立智能車間。
引導牧羊控股、恒佳自動化、長江重工、創新包裝等本地企業向機器人產業轉型,開發各類通用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扶持聯合傳動、江揚電纜、恒德磨具等本地企業加速精密減速機、機器人柔性電纜、夾具等工業機器人關鍵部件研制。
支持揚力集團、亞威股份、通用電梯、中意建材等企業在機床、電梯、建材裝備中嵌入傳感器,利用網絡建立產品遠程監控中心、遠程診斷中心,進行在線數據采集、運行分析、故障診斷、系統維護和設備升級等服務
汽車產業
【發展思路】
整合供應鏈上下游資源,實現全產業鏈網絡化管理。超前謀劃,搶抓“互聯網+汽車”機遇,積極發展基于互聯網應用的新業態和新模式。
【推進重點】
支持亞普汽車、九龍汽車等企業以自身為中心,建立跨部門、跨企業、跨區域的互聯網絡,實現產品設計、制造、銷售、采購、管理等生產經營各環節的部門間、企業間協同,形成網絡化制造集群。
鼓勵上汽大眾、中集通華、神舟內飾等將導航定位、物聯傳感、數據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嵌入到乘用車、商用車和農用車系統,實現車輛與車輛、車輛與道路、車輛與網絡的數據實時通信。
引導羅思韋爾、寶軍電子、奧力威等重點企業加強汽車傳感器、智能導航終端等車聯網配套零部件研發,提升為上游整車企業配套的能力。
石化產業
【發展思路】
安全環保是石化企業的生命線,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做好安全監管是當前的發展重點。
【推進重點】
引導揚農化工、長青農化、華倫化工等骨干企業推進全流程模擬分析、先進過程控制實施建設,用信息化手段規范生產過程,故障實時預警。引導企業在危害健康和危險作業的環境,逐步應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作業。
鼓勵儀征化纖、奧克化學、大連化工等骨干企業完善能源管理系統建設,通過主要耗能設備和工藝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實現對能源資源的實時監測、精確控制和集約利用,提高節能減排水平。
船舶產業
【發展思路】
發揮先進造船基礎設施優勢,目標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建造,加快信息化技術在造船全流程的滲透融合,實現造船流程數字化提升。
【推進重點】
鼓勵大洋造船、中海工業、金陵船舶在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深化應用的基礎上,提升數字化設計水平,向計算機結構設計船裝設計、機裝設計等綜合設計領域覆蓋。
針對造船廠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的現狀,在沿江岸各大船廠推廣制造執行系統建設,以數控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為基礎,將數控切割機、數控焊接機、工業機器人等制造設備等與工業控制軟件結合,構建從鋼板出廠、下料、切割產出、焊接一條龍的數字化加工制造模式。
新能源產業
【發展思路】
進一步深化信息技術應用,提升產出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產品結構。
【推進重點】
鼓勵晶澳太陽能、協鑫光伏、金暉光伏等企業利用信息化技術改造光伏切片工藝、鑄錠工藝、電池片工藝,提高產品輸出功率和轉換效率,加快工藝創新研發。
加快切片機等核心生產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硅錠等原材料消耗,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新光源產業
【發展思路】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一手抓產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和功能,一手抓銷售,降低采購和銷售成本。實現傳統制造商向平臺服務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用差異化戰略突破同質化競爭。
【推進重點】
鼓勵史福特照明、嘉德光電等led企業發揮現有電商平臺優勢,從銷售平臺逐步向行業垂直電商服務平臺方向升級,建立開放性采購平臺,探索營銷模式創新。
支持龍騰照明、豪緯交通等照明企業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推動產品高端化發展,例如通過嵌入紅外傳感器和智能控制器,利用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建立路燈、交通燈遠程控制中心,智能判斷是否有行人或車輛經過來控制路燈開啟及熄滅,根據人流多寡智能調節路燈亮度,減少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