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逐漸崛起的今天,“機器人威脅論”已經籠罩了幾乎各行各業,還有什么是機器人替代不了的么?在農業領域,機器人對于人類的“驅趕”似乎已經開始了,在世界各地,有不少農場都投入使用了效率比農場工人高得多的機器人。
法國:有個性的葡萄園機器人
葡萄種植業發達的法國,種植園工人正在擔心他們的工作將會被一款名叫Wall-Ye(好萊塢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里WALL-E的兄弟?)的機器人取代。從植株修剪、監控土壤情況到打理藤蔓的健康狀況,所有種植園工人能做的工作,Wall-Ye都能一手包辦。更炫酷的是,Wall-Ye居然還有自毀程序,一旦出現危險情況,可以防止自己不“叛變”(略不解,葡萄園里還能有什么叛變?)。
德國:高效率的除草機器人
一向精通高精尖的德國人,又怎么能在人工智能領域落后?德國農業專家研制出的除草機器人BoniRob,可以在農場的各種地塊間極速穿行,準確找到雜草并清除,每分鐘可以除掉120根雜草,比人工和藥物除草都要快得多。
英國:采蘑菇的機器人、擠奶的機器人
在盛產蘑菇的英國,希爾索農機研究所研制出了一款可以高速采摘蘑菇的機器人,它的采摘效率是人工采摘的兩倍,每分鐘可以采摘40個蘑菇。
這款機器人通過視覺圖像分析軟件來識別蘑菇的數量和等級,然后用紅外線測距儀測定蘑菇的高度,再由真空吸柄根據計算得出的具體情況確定需要彎曲和扭轉的力度,從而自動完成蘑菇采摘。
在劍橋大學的農場里,一款專用于擠奶的機器人,不僅可以自動完成所有給奶牛擠奶的工作,還能在擠奶過程中對牛奶品質進行檢測。并且,它還能收集、記錄、監測奶牛的體質狀況,以降低奶牛的發病幾率。調查數據顯示,使用機器人之后,農場的奶產量提高了20%以上。
澳大利亞:賽過牧羊犬的放牧機器人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制的放牧機器人使用了2D、3D感應器和全球定位系統(GPS),通過識別牛群的運動速度,機器人運算出最佳驅趕距離,然后不斷趕著牛群在一個大圈子里移動。有了它,牧羊犬們似乎都要去度假了。
美國:施肥和間間苗都交給機器人
這款獨特的施肥機器人由美國明尼蘇達一家農業機械公司研制,它可以根據不同類型土壤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施肥策略。由于機器人可以科學配比出最適量的施肥方案,幾乎不會再出現肥料浪費的情況,大幅降低了農業成本。而且精通肥料學的機器人還知道如何施肥才能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而加州初創公司BlueRiver開發出來的機器人BlueRiverLettuceBot,不僅可以除雜草、除害蟲,還能對農作物進行間苗,每分鐘能處理的農作物數量達到驚人的5000株,不過目前它還需要還拖拉機配合行動。
日本:有個摘西紅柿的機器人
據日本通報道,有日本媒體消息稱8月16日松下公司透露計劃研發西紅柿采摘機器人,并計劃在2019年左右開始試銷。日本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導致農業勞動力日益短缺的問題,因此,松下認為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將從制造業擴大到農業及物流領域。
根據攝像,該采摘機器人能通過精密傳感器及攝像頭識別果實的顏色,鎖定成熟的西紅柿。在對果實串的狀態進行分析后,機械手負責完好無損地摘取果實,平均摘一個西紅柿耗時約6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