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國家認監委”)獲悉,質檢總局、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于3日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未來將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企業產品的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上海荷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錦霆對上證報表示,該文件的發布,意味著國家開始系統性規范人工智能行業發展,“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認證標準誰說了算
《意見》共十四條,涉及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建立原則、標準體系構成、認證平臺建設及認證開展等四大方面。《意見》首先闡述了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的市場化原則:統一管理、共同實施、政府引導、市場運行。五部委做統籌規劃和管理,組建由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檢驗檢測認證機構、企業等相關方組成的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協同推進組,來協調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相關工作。
在標準體系建設上,《意見》建議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經確認的團體標準和認證技術規范為依據。國家標準委鼓勵技術機構、企業等相關方積極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
值得關注的是,團體標準將成為標準體系建設的重點。在此前召開的“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CRIC2016)”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副會長宋曉剛表示,團體標準是一個較新的事物,是今后標準體系改革的大方向。據悉,團體標準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牽頭行業內領先企業共同制定,正在編制十七個標準,其中灌裝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和機器人用電纜等三個標準已于CRIC2016上發布。
更為重要的是,在宋曉剛看來,行業領先企業的參與,使得團體標準具有了標桿效應,也進一步加強了企業的自律行為,引導產品和行業水平不斷提升,這將成為推動我國機器人產品和產業提升的重要手段。《意見》提出,鼓勵以自愿聯盟的形式開展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活動。記者獲悉,作為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下稱“國評中心”)的六項重要工作之一,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采用“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的方式組織實施。
建立質量追溯體系
針對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平臺建設,《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整機及關鍵零部件檢驗檢測認證平臺,鼓勵前沿領域檢驗檢測認證技術、方法的研究和認證服務創新。
同時,《意見》提出,建立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信息平臺。平臺統一公開發布相關政策法規、認證結果及采信等內容,提供認證機構、檢驗檢測機構、機器人生產企業和獲獎產品的誠信清單,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從認證機構到企業產品的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等,并將有關信用體系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向社會公開;推動認證結果在財政專項、金融信貸、稅收減免、重大工程等政策中的采信使用,引導企業申請認證,引領市場采信證書。
《意見》提出,機器人認證分步實施,并依據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情況不斷擴大。現有的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體系涉及的產品包括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含整機產品、關鍵零部件、軟件及系統等),現階段優先開展工業機器人和個人/商用服務機器人的安全和電磁兼容認證。
記者獲悉,就工業機器人的檢測認證,依據工信部發布的《工業機器人產業規范條件》,工信部等提出四項工作:開展機器人認證、關鍵元件器件認證及系統集成的評估工作,開展機器人生產過程中檢測設備的校準及機器人出廠檢測設備的校準工作,企業產品的監督抽查,企業關鍵崗位培訓。
具體實施上,依照整體推進與分步實施相結合原則,由國評中心和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組織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提出了實施方案:2016年分別開展關鍵零部件認證和工業機器人的檢測認證,2017年開展機器人系統集成的評估。與此對應,企業則應在2016年完成所有測試設備的校準及報告、2017年完成員工崗位技能培訓。
五部委聯合發文:嚴禁粗制濫造機器人
發布時間: 2017-01-05 09:01:52 來源:
核心提示: 記者從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國家認監委”)獲悉,質檢總局、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于3日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
來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