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晚上8點30分黃金時段,中央電視臺CCTV2播出中國停車報道,對怡豐智能立體停車庫、機器人停車庫進行了現場實地體驗、報道,采訪了專家、市民,對比了中國、日本解決停車難題的方式方法。為了播出這個停車節目,反映中國停車設備技術、政府的一些政策、市民對停車的需求,中央電視臺近期專門到了江蘇南京,實地拍攝、體驗江蘇省人民醫院智能立體停車庫、江蘇省委省政府市民立體停車庫、南京夫子廟P+R機器人停車庫等項目,這些項目均是怡豐科技公司的大型項目、全球最先進的項目。
怡豐的停車設備系列產品齊全,其中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垂直升降類和垂直移動類產品在國內高端產品市場一直領先,解決了停車難題,推進了城市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產品更暢銷至北美、北歐、中東、東南亞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智造走向世界添彩。
深圳怡豐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深圳怡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不但創造了全球首創的激光導航梳齒型泊車機器人,還把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在南京夫子廟地鐵口建成了全球首個機器人停車庫已經驗收投入使用,在海內外簽下多個機器人停車庫項目。對此,怡豐CEO吳昊并不滿足于此,研發出更多的科技產品,致力于通過不斷創新把怡豐打造成代表中國智能制造走向世界的典范,成為一家改善人類生活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國家不斷出臺政策解決群眾停車難題,國務院印發國家發改委《加快城市停車場建設近期工作要點與任務分工》,從時限來看,都是“即辦”的意思。針對一些城市停車難題,住建部和國土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及用地政策的通知》。在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減少停車泊位的前提下,可以配建不超過20%的附屬商業面積。所謂附屬商業面積,是在建設停車場的同時,可以配套建設一些附屬的商業設施,比如加油站、便利店等設施,這樣可以拓寬停車場的收入來源,也方便了公眾使用停車場,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停車場建設管理行業。同時,新建的建筑項目超過停車配建標準建設停車場以及與新建的項目同步建設并對社會公眾開放的公共停車場,《通知》提出可以給予一定的容積率獎勵。對超過停車配建標準建設地下公共停車場,超配部分可不計收土地價款。《通知》還明確提出要利用閑置土地和存量用地用于停車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