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ABB的17000名本土員工里有12%集中于研發,這是我們的優勢及增值能力。]
從羅蘭貝格到科爾尼,再轉戰多元化工業集團ABB,集經濟學博士、工商管理及工程碩士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史畢福(UlrichSpiesshofer),與其他外企CEO相比,簡歷更特別一些。他既不是財務出身,也并非銷售和工程技術人員。然而,ABB公司依然相信這位企業戰略及并購投資高手,能帶領這艘巨艦在工業自動化領域里全速航行。
作為ABB的首席執行官,史畢福難言輕松:機器人行業風起云涌、數字化沖擊下的工業企業正值轉型期,而傳統能源價格卻在持續走低。ABB這一巨頭該如何有效執行新的戰術并打敗競爭對手,如何平穩過渡至更具挑戰性的全數據時代,是這位高級管理者所要面對的。第一財經記者近日專訪了史畢福,他詳述了轉型中的ABB正面臨的挑戰,以及下一步該怎么走。
記者:今年1月1日起,ABB以市場為引領的四大事業部——電氣產品、機器人及運動控制、工業自動化和電網事業部已全面運作。機器人業務曾是ABB重振公司經營體系的核心業務板塊,如今又被重新定義,是否意味深長?
史畢福:中國得以繼續發展的驅動力有以下幾點:老齡化社會、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制造工廠規模的不斷擴大。因此中國需要更多的人力。
在工廠的運作過程中,又要確保流程的通暢性、環境的安全性,從而優化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基于這些因素,機器人市場得以發展壯大。2013年,中國就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這一現象將持續,所以我們也熱衷投資于這部分,無論是生產鏈還是人力資源。
記者:目前,機器人領域的并購、新公司也很多,其中就有“美的并購庫卡”這一案。你認為,這些變化是否會對企業帶來新的困惑?
史畢福:ABB注意到,美的集團并購了庫卡,但我認為(機器人的)競爭態勢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庫卡當然是我們的對手,一些初創企業和知名公司也與我們在同一個賽場中角逐競爭。我們尊重它們,但也擁有自己的競爭優勢。
我們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哪里?其實就是兩點:優質人才、豐富的機器人制造經驗。從全球來講,ABB有機器人解決方案,現在也并購了貝加萊公司(主要做機器自動化)。此外,我們還有工廠制造執行系統的技術解決方案。中外企業都需要一流的世界制造工廠、控制系統及一流的機器人,我們正加快機器人領域的多方面技術與實踐進程。
面對智能化,ABB的機器人也從純粹的零部件組裝制造進入到清洗、其他新領域。比如我們下線了一款新的機器人,它有自學能力、實現人際協作,可滿足消費電子產品行業對柔性生產和靈活制造的需求。
(注:ABB中國總裁顧純元補充道,舉例來說,ABB的競爭優勢還不僅體現在“操控性”上。這是因為,一定程度后,“操控性”無法成為競爭優勢,而“應用”會成為優勢。有一些3C應用也是在ABB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的,如打磨、激光、雕刻等技術。)
記者:2016年財報顯示,公司去年的營收下降5%至338.3億美元,而凈利潤則增長2%。得益于中印兩國強勁的訂單表現,亞洲、中東及非洲地區的訂單額增長17%。其中,中國的訂單額增長了11%。您如何評價這些表現,怎樣看待現階段的中國市場?
史畢福:首先,我們涉及的領域很廣,主要來看包括電力、工業、交通及基礎設施等三個部分。
電力的投資還是集中于升級換代和可再生能源并網的投資。工業領域上,汽車、食品飲料及機器人的熱情不減,然而礦山、石油和天然氣等過程工業領域需求在疲軟中。交通等領域的需求更加復雜一些,樓宇自動化和軌道交通解決方案等還是很強的。而船舶領域(郵輪除外)仍然低迷。以上這些業務特點,體現在了ABB公司2016年的業績上。
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正經歷著兩大變化:能源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這為我們的客戶帶來了很大機遇。比如說,能源領域就有電動車的發展,且中國也需要更多的、基于智能電網的高壓輸送設施來管理;工業領域則是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快速發展。
在中國,ABB的17000名本土員工里有12%集中于研發(即2000人的規模),這是我們的優勢及增值能力。而ABB也擁有如上海機器人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和智能電網研究人員等,因此在今后更方便適應中國的工業升級、清潔城市和清潔基礎設施等戰略執行。
記者:國內外公司都在推動自動化技術、云平臺等。您認為,這些新的技術和平臺,能否解決現有的工業自動化問題?是否意味著今后的工業產品之間在研發、生產及銷售等,都能實現完整的互聯互通?
史畢福:首先,今年我們提出了電力和自動化的整合。這一概念意味著什么?簡單說,沒有電力就沒有自動化,兩者缺一不可。而且,基于高效率、高技術及高數字傳輸的嶄新工業時期,有的客戶需要你給他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從而大幅度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讓各種資源也更具協同性。比如,機器人與生產制造結合在一起,數字化和電氣化結合在一起。那么,ABB也在思考,如何達到這些目標,且盡量高效地完成。
我們可能會透過多重技術的提供,讓自己的能力得以最大化的提升。著眼于未來,今后的工業互聯網世界將是:機器人、設備、工廠與工業互聯網相互連接,從而打造出更“聰明”的產品。
ABB相信,在未來的互聯世界中,各種架構都是開放式的,客戶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選擇這些架構,并且加以優化和改進。如把ABB的電機和傳動系統結合在一起,或者說我們為客戶實現數據的實時分析、實時互聯,讓作業時間、產品產量和生產速度完美實現。我們在系統方面正挖掘潛力,如在沙特已有這樣一個系統,它可覆蓋25個不同的其他系統和子系統,在控制層進行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