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拓斯達成功登陸創業板上市,從新三板掛牌到轉板上市,拓斯達本身擁有足夠的話題性。上市以來,拓斯達究竟做了哪些事?第四季度開始,拓斯達又有哪些活動?一文讀盡拓斯達上市后的舉措。
研發
2017年拓斯達技術研發進入爆發期,在完善研發團隊和研發梯隊的基礎上,進行了內外同步的研發戰略。機器人研究院主導的自主機器人控系統進入成熟應用期,連續應用于5-20kg負載的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以及水平桌面工業機器人scara。同時制造執行系統mes研發完成了團隊打造,和工程級產品導入,在即將到來的第四季度,都將在上海工博會上得到現場展示。同時,自動化應用攻克了玻璃鍍膜工藝中的數個技術難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成為3C應用行業經典項目案例。而在智能制造周邊設備以及直角坐標機器人上,2017年拓斯達以約3個月為周期推出新品。高效快捷的研發節奏,正是拓斯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發模式的真實寫照。目前,拓斯達研發工程師將近400人,正逐步實現著技術驅動市場的戰略。
與此同時,拓斯達與ABB、深圳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企業和重點高校展開了持續深入的產學研合作模式。
產品
2017年前三季度拓斯達通過組建軟件研發團隊深圳拓聯對工業級控制軟件進行深入開發,并對智能制造配套輔機進行工業物聯網模塊的導入。成為支撐智能工廠實現的重要單元。而在硬件體系則開發了700、900、1400三款臂展不同負載的六軸機器人,實現量產銷售,SCARA桌面機器人上市,高端機械手產品上市,節能和信息化工廠項目落地,汽車噴涂、飾件焊接、3c玻璃鍍膜、沖壓、倉儲、4代打磨等多個行業可復制自動化項目的實施。自動化和機器人項目營收成為公司主要業績來源。
擴張
2017年拓斯達不僅自身完成事業部制轉型,同時以技術并入為主線,完成了深圳拓聯智信、昆山拓斯達機器人有限公司、寧波拓晨機器人有限公司、廣州拓斯達四家子公司成立,入股東莞野田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進一步圍繞打造智能制造綜合服務生態圈的戰略目標進行布局。
管理
前三季度,拓斯達展開管理團隊重塑及優化以適應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同時全面展開企業定位、企業文化重塑。開展引入更加科學的企業管理軟件SAP,與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院、東莞科技局等多方機構外腦進行企業智能制造綜合診斷,以及咨詢機構進行內部管理體系的完善。打造具備自我批評、自我糾正、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具備自我修復能力的“生長型”管理團隊。
市場及業績
前三季度拓斯達在穩固固有行業市場的基礎上,開拓汽配、玩具、3c、醫療、電子等多個行業市場,為更多企業客戶提供從產品到方案的智能制造綜合服務。保持了業績的持續增長。同時進行了高速、高鐵周邊的戶外及多媒體廣告投放、傳統行業媒體廣告投放、線上展會、廣告、PR,自媒體等全方位的品牌推廣投放,持續增加展會、會議、協會等形式的市場投放,規范服務體系,打造圍繞客戶需求的市場服務模式,通過平臺式服務完成市場模式的全面轉型,跨多行業的智能服務更加成熟。
表:拓斯達2017年半年報業績
2017年1-9月,公司實現盈利預計為4700.0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2.13% - 125.53%。
第四季度主要市場活動
第四季度主要市場活動圍繞展會和推廣展開,為2018年的市場突破進行耕耘。拓斯達將在第三屆重慶塑料工業博覽會、上海工博會、余姚塑博會、東莞厚街DMP模具展等一些列展會中密集亮相,發布多款工業機器人、機械手、智能制造執行系統MES、智能配套輔機、涂裝自動化、包裝自動化、焊接自動化等全新產品和自動化解決方案,開拓更廣泛的行業應用,為更多成熟行業的智能升級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