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戰略機器人全媒體 熙文
看熱點 聊實事
日前,有關于董明珠的一則新聞引發熱議。
董明珠投資的珠海銀隆旗下南京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于近日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為期3年。該項目之所以備受外界廣泛關注,源于格力掌門人董明珠為之付出巨大心血,也事關董明珠造車夢的成敗。
董明珠也因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造”“瞎折騰”受到多方批評。之前一直堅持造國產機器人,現在又要造新能源車,董明珠的折騰究竟是為了什么?
像格力的這樣的巨頭企業為什么到今天什么都想自己造!董明珠為什么一直將“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作為宣傳口號?中國造的背后有能力跟國外數十年的技術匹敵嗎?
答案值得深思。
核心技術是你有錢就能買來的嗎?
我想說的是,一種機器人核心產品和技術,如果國產沒有,那么國外產品會以翻幾番的價格賣給你。唯有真正有競爭力的國產產品生產出來,他們的價格才會不約而同地大幅下降。可以比較一下近兩年來國外機器人本體、減速機等產品的價格差距,可見一斑。
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無法國產就意味著需要在國際市場上高價采購,隨時面臨技術封鎖和禁止出口;也意味著我們在世界的舞臺上永遠只能停留在外殼的組裝與制造,而核心受制于人。
為什么要支持AGV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
從業AGV機器人的企業都知道,這個原本細分的、不太能引人注目的行業,近年來因為市場的快速擴張,變得備受追捧。
在這樣的際遇之下,誰才是市場最好的得益者?當然是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的廠商。
市場不斷壯大,而競爭的企業日漸增多,隨之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利潤空間也不斷壓縮,所以做本體的企業即將面臨著有銷售無利潤的窘境。反觀之,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產品銷量不斷翻倍,市場份額不斷增加,話語權也不斷提升。
所以,國產化的出現,讓這個細分的AGV行業有了全新的競賽模式。
或許近幾年,不斷涌現出來的國產化產品和技術稚嫩和初級,但正是有這樣的嘗試才讓原本毫無機會的國產化有了新的天地。
對此,國內絕大部分AGV本體廠商也都表示出積極的態度,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可以緩慢、可以等待,但不可扼殺。
所以為什么要支持國產化?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不是自由市場經濟,仍然是典型的叢林法則。任何時候,只有你能造的出來,別人才和你談自由市場。當你造不出來,面對的或者是高價傾銷,或者是徹底禁運。國產化不能保證所有國產化的產品最低價,但是能保證一攬子產品最低價。
做生意要算賬,但是怎么算是個大問題。造核心零部件要花錢,沒錯,甚至花冤枉錢。沒錯。但,因噎廢食嗎?所有的嘗試都有失敗的可能。但是國產化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