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工業4.0爆發,制造業的快速轉型升級已成為大趨勢。機器人本體企業在轉型大潮中所站立的根本,并不是必須替代人類,更不是低價爭市場,而是為客戶市場探索更高效、更高精度的解決方案,換言之,幫客戶算清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R = K/IN = 1/N.上式中,K為投資總額,IN為項目壽命期內各年增加值的總和。
今年9月上海工博會,勃肯特首次展出堪稱并聯機器人速度之王的BKT-Polyhedron-1200,300次/分鐘以上的拾放節拍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時隔僅僅一個月,勃肯特再次突破并聯機器人行業新速度,為制造業實現進一步的高效解決方案提供選擇。此次BKT-Polyhedron-1200對于機器人本體進一步優化,通過本體結構的繼續降低,更小的慣量帶來了更高速度,以25cm-305cm-25cm標準門型測試,拾放節拍現已超430次/分鐘。而本體的良好性能是保證機器人實現超高速運行的必備條件。
一款優秀的機器人必然離不開設計精良的本體結構,BKT-Polyhedron-1200結構穩定的一體式鑄造平臺正是保證本體超高速運行的重要核心之一。在這款機型的設計上,勃肯特摒棄了傳統并聯機器人靜平臺分件組裝形式,沒有了安裝減速機基準板和筋板的過程中使用螺釘緊固的環節,自然也就避免了在高速運行中靜平臺因強烈震動引起結構變化,導致螺釘松動掉落、基準板和筋板移位的問題。同時一體式鑄造也沒有了因螺釘緊固時扭矩不一致導致的精度誤差,因此在高速運行中本體依然保持高定位精度。
想要提升更快速度,那么減輕機體重量、提高結構剛度自然也成為了勃肯特在設計上考慮的重要問題。因此選用質量輕、剛性大的碳纖維材質,再結合中空模壓成型工藝,制造出的活動臂和活動盤便造就了BKT-Polyhedron-1200輕量化的本體結構。并且由于碳纖維剛性高、形變量小,保障了本體在高速運行中的動態精度。輕量化的本體結構配合低慣量高速電機,保障本體可以進行超高頻率的往復運動,在原有基礎上將速度性能再次提升43%。而為了再次降低高速運行中活動臂的磨損率,此次提速中將大臂、大臂球頭及活動盤的強度都進行了提升。大臂及活動盤的結構強度比原來增加了三倍多,確保高速運動中的穩定性;大臂球頭由原先的鋁合金換成了強度及剛度更高的航空鋁,保障小臂和大臂球頭反復高速摩擦無磨損。
在我國制造業不斷追求“高品質、高效率、高產量”的今天,勃肯特并聯機器人不斷革新的速度優勢為制造業在生產領域帶來更大競爭力,超高速Polyhedron系列的問世必將進一步拓寬行業應用,除適用于食品、醫藥、日化、3C等行業中的物料精密擺放、裝托、理料分揀等生產環節外,速度的進一步提升讓并聯機器人替換傳統包裝機以及裝箱非標設備成為可能,幫助更多企業提升產量,實現更高效的自動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