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同時這片區域的制造業也是非常強大的。制造業對于整個大灣區的GDP貢獻是非常巨大的。不同于傳統的制造業,現在的制造業已經慢慢從過去的以人力為主要勞動力轉化為以機器人為主要勞動力,目前大部分的流水線工作都已經被機器人所代替了。相比于人力勞動,機器人效率更高,而且也更加精準,在一些對于精度要求極高的制造業中,機器人顯然已經完勝人力了。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首次突破132億美元,在全球制造業領域,目前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已超過70臺/萬人。
今年6月6號,國家正式對國內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以及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也意味著5G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相比于4G,5G有著更高的速率和更低的延遲,這對于未來物聯網的發展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所以隨著5G的到來,機器人生態也將會發生非常重大的改變。大灣區作為中國高科技產業集中發展區域,自然對于機器人產業會十分的重視。不管是國家還是地方政府都對機器人產業有著非常大的支持力度。機器人產業不僅僅只是我們所熟知的“機器人”,它所囊括的范圍其實非常地廣,大數據、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都可以說是機器人產業生態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整個大灣區的機器人生態發展中,深圳起著非常重要的領導作用,而且深圳的機器人企業在整個大灣區的機器人企業中也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在去年9月份,由億歐統計的數據顯示,在億歐盤點的61家大灣區機器人企業中,深圳就占據了40家,可謂是遙遙領先。對于一件事物的發展來說,有一個領頭羊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避免后來人犯一些常規性的錯誤。同時,深圳的人才引進政策也將吸引了許多機器人產業高端人才,這對于整個大灣區的機器人生態發展可謂是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增長僅為1%(在2017年以前,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增長基本都在15%左右),全球機器人增速大幅下降。具體來看,全球五個主要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日本、美國、德國和韓國,在2018年,德國工業機器人增長率為20%、日本和美國增長率在15%左右,只有中國和韓國增長率是下降的。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于世界機器人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對于大灣區機器人生態發展來說,技術轉化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坎。對于技術轉化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產業孵化和創新人才的培養。目前國內從事機器人產業的相關人才還是比較缺乏的。同時,各大高校與智能機器人相關的專業還不是特別豐富。
所以目前來說,高校的教育模式和專業設置也需要慢慢做出調整,以適應未來科技產業的不斷變化和更新。同時,對于這些未來的高科技人才,國家和政府也需要在政策上給予他們更多的福利,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高科技人才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高科技行業的發展。大灣區憑借其地理位置的巨大優勢,同時擁有香港、澳門、深圳等國際大都市。香港的金融產業、深圳的高科技產業、澳門的旅游和博彩業等這些優勢產業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對于大灣區機器人生態的發展,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政策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這對于一個產業和事物的發展來說是極其重要并且可貴的。隨著機器人產業生態鏈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大灣區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機器人產業的核心地帶。所以在未來,整個大灣區的機器人生態發展有很大的可能性走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前列,并有可能引領整個機器人行業的生態發展。
【免責聲明】所刊原創內容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新戰略機器人網無關。新戰略機器人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zl機器人”的所有作品,著作權屬于新戰略機器人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轉載、散布、引用須注明原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