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行業有一個不太起眼的家伙,因為乍一眼它看上去不算太高端,而且只不過是個老老實實沿著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的搬運工,可是隨著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倉庫與生產線之間或者生產線之間的物料搬運都需要它,無論在大型無人工廠、熄燈工廠還是在小型、零散而分散的小制造車間都會看到它的身影,除了制造及倉儲類,還有特殊應用類和服務類,它的廣泛用武之地和迅猛發展之勢被很多業界人士一致認為是最有望實現從行業應用細分領域突圍的工業機器人。這個家伙就是移動機器人(包括AGV、IGV、AMR等)。
時間:10月22日(國際物流展前一天)
地點:上海·興榮溫德姆酒店
名額有限報名即將截止
移動機器人是機器人行業唯一一個國產化占有率接近90%的細分市場,也是國產化機器人企業完全占有主導權、讓國外品牌倍感壓力的一個市場。據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市場移動機器人相關產品市場新增量較2017年實現42.5%的增長,達到29600臺(同比增長119%),其中包含普通AGV、AGC、叉車移動機器人、電商倉儲物流移動機器人、停車以及戶外重載移動機器人等,市場規模達到42.5億元。在整體行業形勢趨于平緩的情況下,這個增長無疑是行業里發力發威的黑馬。
2019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集結眾多展商攜帶獨特的移動機器人,各家依靠創新技術尋求差異性發展在市場競爭中角逐,特殊應用領域里,在電力巡檢領域占比重頭的新松、億嘉和,應用于港口碼頭、車輛停泊的海康機器人、匯聚自動化,在快遞/電商領域有海康機器人為代表,制造領域中高端領域的新松,中端經濟型的嘉騰,備受關注的新銳企業仙知機器人、迦智、牧星智能,國際大咖品牌庫卡、名傲,當移動機器人加上機械臂、機器視覺實現智能化復合型移動機器人的發那科、庫卡、史陶比爾、艾派科技、艾利特,利用自身優勢開啟自主研發、現在產量化的科瑞、電產新寶、東佑達……
老牌本土品牌移動機器人
新松、嘉騰、木蟻等是本土品牌最早從事移動機器人研發應用的幾家企業。新松在1991年將中國第一臺自主開發移動機器人落地應用在汽車行業,現今以上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國內移動機器人品牌之一。應用場景涉及倉儲、變電站、地下隧道、工業、汽車,除了減免人力外,還可以承擔危險區域攝像、圖象傳輸工作,便于操作人員遠距離監控、操作移動機器人運行。
自然輪廓導航輕載移動機器人
新松自主研發的自然輪廓導航技術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移動機器人導航技術之一,該產品已廣泛應用在3C電子、快遞等行業。今年新松輕載移動機器人搭載全球領域最先進的自然輪廓導航技術,將實景展現柔性物流系統。
嘉騰現今已研發AGV機器人上百款。嘉騰大黃蜂移動機器人是嘉騰自主研發的一款戶外導航的移動機器人,室外無人搬運的利器。最大亮點之一是慣性導航(國內首家成功商用),戶外無軌。目前已經批量應用于汽車、家電、電子行業中。

木蟻2010年開始從事自主移動機器人產品化。W3“物流蟻”機器人,主要由激光SLAM、視覺二維碼和慣導進行導航,在生產車間、物流倉儲進行立體倉、跨樓層搬運。

在制造業的重型搬運中,自然少不了庫卡的omniMove。最大特點是可以全向移動。在 Mecanum 車輪基礎之上專門開發的 kuka omniMove 驅動技術確保 KUKA omniMove 可以全向移動。裝有各個筒形滾輪的車輪可以相互獨立移動。因此,KUKA omniMove 可以在最狹窄的空間內瞬時從靜止狀態平移和旋轉,以這種節省時間和空間的方式沿任意方向移動。
要輕量靈活型當然要看來自丹麥專注移動機器人領域的名傲機器人(MIR),自從去年首次亮相工博會,反響也是熱烈。這家不同于傳統移動機器人廠商的市場領域,名傲致力于開發易于操作、使用靈活且安全的移動機器人,特別適用于工業、物流和醫療設施內的輕量型運輸任務。比如MiR200無需對設施進行修改,安全出入電梯,穿過門口,都不在話下。
近年來國內誕生了一些自主研發品牌、備受關注的新銳移動機器人企業。
蘇州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以強大的算法研究與團隊豐富的物流經驗迅速在行業開辟天地,近兩年開發了多項創新產品與業務,如模塊化設計開發、激光導航技術研究、自營第三方倉儲業務等等。
牧星智能T3-800潛伏式頂升機器人、T3-1200重載機器人,主要應用在物料搬運方面。
上海仙知機器人基于SRC的激光SLAM堆高式自動叉車,有著仙知自主研發的SRC系列核心控制器。該控制器最大的特點是算法強大、接口豐富、適配多種車型,滿足汽車整車廠不同類型的移動機器人使用需求。所以仙知的激光SLAM自動叉車是現代工廠搬運神器。在汽車整車廠,可用于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到貨后的收貨、碼垛、倉庫整托(架)物料的進出庫及庫內堆高與搬運等場景。

杭州迦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最獨特的就是它自主研發的無軌自然導航技術——采用激光地圖配合視覺導航,再加上輔助多傳感器的融合。搭配這種方案的機器人能在無GPS信號、人車混雜等場景下做到實時定位。
泊車移動機器人方面,海康機器人和匯聚自動化是佼佼者。
海康威視采用倉儲機器人上已成熟應用的視覺+慣性雙導航技術,研發海康威視泊車機器人。海康威視智能泊車機器人與海康威視以后的覆蓋停車場管理、出入口、輔助設備、誘導停車等解決方案形成了完整停車生態閉環。

上海匯聚自動化自主研發OMV停車機器人,采用麥克納姆全向輪技術。顛覆傳統車輛運動模式,可實現平面內直行、后退、側移、斜行、自轉等任意方向自由漂移。可在狹小空間內自由穿梭。采用鋰電池供電,伺服電機驅動,精度高,控制穩。車載板式停車機器人梳齒式停車機器人
艾派科技的Flow是一款激光SLAM無軌搬運通用型底盤,與傳統的移動平臺相比,突破了固定路線的束縛,通過嵌入式地圖技術,可動態規劃路線,到達任意工作地點。

日本電產新寶的無人搬送車“S-CART”,是運用激光傳感器記錄下行走范圍內環境特征進而生成地圖,以此地圖為依據判斷自身位置并移動行走的無軌道搬送車。因其無軌道的特點,在工廠布局需要進行變更時也可以更簡單地進行對應。不僅限于工廠,物流,建筑行業,更可廣泛運用于辦公,酒店,醫院等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環境。
科瑞的AIR移動機器人,采用慣性導航+激光雷達+里程計融合定位方案,可實現定位精度±5mm。

當移動機器人加上機械臂、機器視覺,復合型移動機器人更是大勢所趨,實現新一代智能化。去年在工博會機器人展上,史陶比爾亮出的HelMo ,就是史陶比爾專為人機協作 MRC 定制自主研發的移動式機器人系統,采用移動機器人平臺搭載工業機器人的組合,可以通過三臺內置式激光掃描器持續監測系統環境,實現完全自主地路線導航,同時確保導航精確度及人機協作安全性。
KUKA移動機器人iiwa(KMR iiwa),將靈敏、順從的庫卡輕型機器人LBR iiwa(intelligent industrial work assistant)和庫卡的全向移動行駛平臺結合在了一起,組成的新型的智能化移動助手機器人,可以使大量的新應用得以實現。
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的概念席卷全球,而智慧物流最重要的硬件設備之一就是移動機器人。從應用市場、國產化使用率等方面,移動機器人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更多的細分行業和特殊的應用場景也不斷開發。
時間:10月22日(國際物流展前一天)
地點:上海·興榮溫德姆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