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斑馬技術公司發布了《亞太倉儲業愿景報告》,調研結果顯示,73%的受訪倉儲企業目前正通過為員工配備移動設備來實現倉庫的現代化升級。
人機交互是規劃重點
《報告》中顯示,未來,88%受訪企業表示將擴大倉庫規模,85%受訪企業表示將增加貨物運輸量。其中,IT、技術的利用率將是未來5年內最大的運營挑戰。雖然新技術的引入可能會帶來新的挑戰,但這也是企業實現效益提升的唯一途徑。
到2024年,倉儲業決策者會將重心轉移至整合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以構建數據驅動型環境,從而平衡倉儲中勞動力和自動化水平,最終使一線員工具有領先的效能優勢。
如何實現人機至佳平衡狀態?
《報告》顯示,決策者認為自動化和人工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實現最高效率。70%的受訪者認為工作流程始終需要人工的參與,在這些受訪者中,43%認為在工作人員的例行工作中加入自動化元素可以讓倉庫運營取得至佳狀態。
現代化倉儲的三大要素
倉庫真正實現現代化,決策者必須將重點放在三個不同的方面,并確保這三個方面并駕齊驅,即用于提升整體工作流程性能和推動自動化的倉庫管理系統(WMS)、設備和基礎設施人員。
當前,73%的組織計劃為員工配備移動設備來實現流程現代化。9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目前正在或計劃在2024年以前在倉庫中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該系統將提供具有現代感的界面,成為現代化流程的一部分。
81%的受訪者認為,用技術輔助員工是在倉庫中引入自動化的至佳方式。
決策者計劃購入各種形式的設備來幫助員工以更智能、更快速、更準確的方式開展工作。
受訪者們表示,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對堅固型平板電腦、工業掃描器和佩戴式數據終端的投資。
今天,決策者眼中的自動化略有不同。特別是季節性的高峰期間,為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組織需要能夠移動或租賃自動化技術性設備。89%的決策者預計,未來5年內,設備或自動化會參與非重復性任務。而當前一些自動化設備廠商也正在逐步嘗試推進租賃型業務。
機器人輸送系統、協作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車輛,為先進倉庫應帶來了靈活性和便攜性。未來5年內,決策者將越來越多地采用機器人物料處理解決方案。受訪者表明,這些自動化技術的采用率將顯著增加,預測未來5年內的增長幅度將在6%~8%之間。
倉儲業前沿品牌計劃在5年內將其運營的智能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對于員工而言,這意味著能夠使用數據來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或指導應該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