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的集團(SZ:000333)斥重金收購德國制造業巨頭庫卡。當時,整個美的對這一收購抱以很大的期望。其副總裁李飛德更是發表公開演講,“中國制造的全球智戰略:美的收購庫卡案例。”但是沒想到事情進展面臨諸多變數,收購完成后,庫卡的銷售額開始下跌,一年時間利潤暴跌80%。與此同時,庫卡CEO頻頻離職,三年間每年都迎來新任首席執行官。
“內部已基本定調,未來兩三年內,美的不會做大規模的并購。雖然還有很多來尋求并購和投資的機會,但我們不會做大的投入和投資。”2019年的股東大會上,美的集團董秘江鵬說的這些話,顯得有些無奈。
這個表態,與此前的意氣風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要知道,就在5年前,美的集團宣布了要約收購庫卡集團30%以上股份的意向。2017年1月完成交割后,美的集團共持有庫卡約94.55%的股份,美的為此付出的代價約292億元。自此,開始從傳統家電制造商向工業科技集團全面轉型。
但這個步子邁得太大了,也為如今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中邪的庫卡
對美的來說,噩夢是從收購庫卡那一刻開始的。庫卡被美的收購后,就像中了邪一樣。之后,業績就開始了連續多年下滑。還受汽車產業不景氣影響,主要用于汽車制造的機器人業務受到沖擊,庫卡業績始終沒有達成預期。
百億商譽沖擊波
不僅如此,天價收購庫卡的一個副作用,是在美的賬面上產生了接近252億的天量商譽。這筆商譽能否減值,也就成了壓制美的股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52億商譽,相當于美的集團一整年的利潤,如果有風吹草動,美的股價也難保不會有什么變動。因此,這筆商譽如何處理,也就成了諸多投資人非常關心的問題。
風暴中央
實際上,美的已經站到了風暴的中央。工業產業鏈:以汽車供應鏈為依托的機器人業務,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將確定性下滑: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開始選擇削減資本開支應對寒冬,而中國汽車市場作為過去十年中的擴張引擎已經接近熄火,庫卡將難以獨善其身。
白色家電:作為美的傳統強勢項目的家電業務,在年初遭遇了沖擊。諸多線下家電零售門店的關閉和流量下降,也對美的的主要現金流來源產生了劇烈沖擊。
出口代工業務:美的在全球構建的網絡,受到了當前疫情的影響,無論是訂單下降,還是消費停工,美的都感受到了激烈的沖擊。應該說,年初至今17%的跌幅,已經是市場對美的未來可能挑戰的預警,而對直面未來百億商譽減值可能,美的管理層除了要聰明的面對會計規則之外,更需要的是能夠迅速扭轉業務全線下滑的局面。
這才是美的收購庫卡后,眾多后遺癥中,真正棘手的問題。
來源:阿爾法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