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挺機器人產業 智能機械行業空間廣闊
工信部印發了《原材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計劃(2015-2018年)》。計劃提出,培育打造15-20家標桿智能工廠,大中型原材料企業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85%,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超過80%,先進過程控制投用率超過60%,關鍵崗位機器人推廣5000個。計劃要求,針對石化、鋼鐵、有色、稀土、建材等行業生產工廠的不同特點,分行業制定智能工廠標準。同時,計劃表示,鼓勵機器人研發單位和原材料企業共同合作,開發應用一批專用工業機器人,到2018年累計新增機器人應用5000臺。
在工業窯爐、投料裝車、化工企業等危害健康和危險作業環境,基本實現機器人替代人工作業。在陶瓷行業施釉、制磚行業碼垛、鋁錠澆注搬運、鋅錠碼垛包裝、剝鋅機組等重復繁重勞動崗位,推廣普及機器人作業。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維護成本為重點,研發并推廣自動測溫取樣機器人、連鑄自動推渣機器人、板坯自動清理機器人、鑄錠扒渣機器人、陽極操作機器人、銅鋁板材表面處理和拋光機器人、原料分揀機器人、切割機器人、噴漆(油)機器人等。以提高產品質量和工藝精確性為重點,推廣應用表面缺陷判定、產品自動標識、圖像自動識別等機器人。以提高采礦機器人的機構可靠性、避障設計、通訊能力以及防爆設計等為技術開發重點,在復雜礦床開采等環節,研發推廣地下金屬采礦、應急救援等智能機器人。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早前也表示,工信部將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我國機器人產業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力爭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高端市場占有率達到45%以上,基本滿足國際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據中銀國際研報顯示,2014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繼續快速擴張,預計增速將超過30%。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7.81萬臺,同比增長11.8%,而中國市場以3.66萬臺的銷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并以59%的同比增速成為增長最迅猛的市場。
展望2015年,影響行業發展的供應、需求和外部環境因素依舊向好,尤其是國產化進程的加速,將持續降低機器人的應用成本,擴大機器人在低端制造業中的應用,推動行業快速增長。
按照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和制造業就業人數計算,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員工25臺,遠低于全球平均58臺/萬人的水平,與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韓國 、日本、德國等差距更大。
藍英裝備(300293):高增長逐步兌現,政府重推智慧城市試點建設
我們之前預計中期業績在45%左右,與業績預告上限一致。由于本業績預告為計算初值,我們修改中期業績預測至同比增40%。估計主要是受管廊系統訂單確認節奏影響,對全年業績影響不大。但基于謹慎原則,我們對之前報告的盈利預測做出調整,調整之后的13-15年EPS分別為0.72、1.04、1.57元。
訂單和各項業務進展順利,全年業績高增長有保障
渾南綜合管廊項目采用BT總包模式,按照交付節點確認收入,12年、13Q1分別確認2.58億元、1.26億元,從目前進度看今年10月有望完工,并確認大部分收入;自動化集成系統訂單飽滿,但受訂單種類影響,上半年收入確認增幅并不顯著;輪胎企業經營效益適度好轉拉動輪胎成型機訂單適度回升,上半年將保持穩定,半鋼成型機預計下半年投放市場。
逐步形成智能裝備、智能化城市和數字化工廠的三足鼎立格局
公司上市后逐步擺脫依靠輪胎成型機的單一發展模式(12年輪胎成型機營收占比降至31%),逐步形成智能裝備、智能化城市和數字化工廠的三足鼎立格局:
(1)以渾南管廊系統訂單為契機,成立全資子公司“藍英智能”,負責該項目運營并向智慧城市產業鏈的安防、消防、節能減排、再生能源等其他領域拓展;
(2)人力成本提高推動工廠數字化進入加速期,公司審時度勢進行數字化工廠布局,并成立中德控制系統有限公司,預計將首先從輪胎行業展開。
李總理常務會議指出: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建設
李克強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促進信息消費,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在談到促進信息消費時指出: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建設。今年1月住建部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90個,試點城市將經過3-5年的創建期,本次常務會議再提智慧城市示范建設,彰顯中央政府對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視,藍英裝備受益。 (民生證券)
三豐智能(300276):收入快速增長,毛利率略有提升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2年-2014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18元、1.50元和1.81元,按照最新收盤價22.92元計算,對應的動態市盈率水平分別為19倍、15倍和13倍,首次給予公司“增持”的投資評級。
天奇股份(002009):做強做專物流輸送裝備業務
汽車物流輸送設備業務相對穩定:201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19億元,同比增長1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49億元,同比增長31.69%;每股收益0.22元。其中,汽車物流輸送設備實現收入9.44億元,同比增長9.56%,保持相對穩定,2012年公司本部共簽合同訂單11.02億元;自動化分揀和儲運系統收入增長較快,同比上年增長了68.78%,雖然目前基數較小,但自動化倉儲未來發展空間較大,也是公司將來發展重點之;風電零部件復合材料產品增速亦較快,鑄件及機加工業務拓寬在非風電領域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保證其較快增長。
博實股份(002698):短期看產能釋放,長期看橫向拓展
專業的石化化工后處理設備供應商。公司主要從事石化化工后處理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為客戶提供相關的服務在合成橡膠后處理成套設備及FFS全自動包裝碼垛成套設備方面,公司目前是國際上少數幾家能夠從頭到尾獨立完成自主研發、成套生產和配套服務的企業之一。
橫向擴展,拓寬市場空間。在公司新產品的儲備中,已有針對粒堿、化肥、精細化工、含氣粉料、細粉料、特殊物料等的粉粒料自動包裝新產品和醋酸纖維素新材料擠壓脫水機、合適多種合成橡膠的膨脹干燥設備、稀土順丁橡膠后處理設備等橡膠后處理新產品。由公司開發研制的國內首套3萬噸/年稀土順丁橡膠后處理成套設備在中國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成功通過運行測試,標志著公司該方面多年的技術儲備轉化為產品,對該產品的推廣應用,有示范效應。
兩翼齊飛,設備配套服務。公司為客戶供貨的大量在用設備,為公司圍繞產品應用做大服務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備件供應到設備維修改造、從保運服務到生產操作,可挖掘的潛力很大。產品和服務是公司業務發展的雙翼,良好的產品銷售拉動了服務的需求,服務品質的提高又促進了產品銷售的增長。
估值與評級。預測公司13、14與15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7元、0.69元、0.87元,對應動態PE分別為33倍、27倍和21倍,給予2013年35~40市盈率,對應均值股價為21.38元,首次給予“增持”評級。宏源證券[0.00% 資金 研報]
匯川技術(300124):二季度業績超預期
上調今年業績,預計公司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每股收益1.12元、1.45元、1.81元。將今年攤銷的近5000萬元股權激勵費用加回,今年業績將達到1.3元,增幅達到50%。按照目前股價計算分別為34倍、26倍、21倍。第一創業
山河智能(002097):底谷徘徊,期待復蘇
挖機、樁工雙雙下滑,一季度收入降幅達30%:受基建投資大幅下滑和高基數的影響,公司一季度挖掘機銷量大幅下滑約49%,但市場份額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另一塊核心業務樁工機械受保障房需求支撐,同比降幅較小,我們測算為10-20%。新業務方面,天津起重機事業部開始貢獻收入,估算1季度銷售1-2千萬元。總體來看,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約30%,符合市場預期。
毛利率同比持平,剛性期間費用蠶食利潤:雖然銷售下滑導致產能利用率下降,但毛利率略高的樁工業務在銷售結構中占比提高,使得整體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但由于大部分銷售和管理費用較為剛性,加上一季度終端營銷競爭激烈導致費用增加,公司的期間費用率同比、環比均大幅上升,使得凈利潤的降幅遠高于銷售收入。我們認為費用率上升、蠶食利潤是在一季度行業景氣下降、資金環境緊張條件下行業內大多數企業的普遍現象。
底谷徘徊,期待市場復蘇:往前看,公司管理層認為二季度房地產、基建開工率仍將在低位徘徊,預計上半年公司業績同比下滑50%以上。我們總體上偏向樂觀,預期二季度開始融資渠道陸續到位、鐵路等大型基建項目大面積復工將對挖機、旋挖鉆機的銷售有所拉升,二季度公司收入有望環比回升,但同比仍可能出現一定下滑。
我們分別下調2012和2013年盈利預測11.3%和11.0%至104億元和119億元,同比持平和增長7.4%,對應EPS0.49和0.52元;
當前股價下,公司對應2012、2013年市盈率分別為18.8和17.5倍,高于工程機械龍頭公司。提示短期內業績低于預期、盈利預測下調的風險。我們認為工程機械行業未來將進入“大而強”的時代,公司作為細分領龍頭將面臨更多壓力和挑戰。中金公司
海源機械(002529):業績有望好轉,新材料帶來新希望
近期我們對海源機械進行了調研,與公司領導就公司目前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了溝通。
液壓成型裝備生產商,“綠色”建材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液壓成型裝備專業制造商,主要為國內外建材廠商提供核心裝備以及技術解決方案。目前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四大系列:HF系列墻體材料壓機、HP系列陶瓷材料壓機、HC系列耐火材料壓機和HE系列復合材料壓機。其中,公司的HE系列具備成套生產線供應能力。
綠色節能是建筑行業發展的方向,同時也對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圍繞“綠色”、“節能”等應用市場開展專業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是“綠色”建材解決方案的提供者。通過長達20年的持續發展,公司品牌在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主業同比出現改善,今年將是業績轉折年。
去年,受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公司下游客戶投資意愿普遍偏弱,部分客戶甚至推遲了提貨,因此公司的主營業務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滑。今年,隨著宏觀經濟的回暖,公司下游市場有所好轉,去年下游客戶推遲的提貨,也陸續交付。而從目前的訂單和生產經營狀況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現了一定的好轉。我們認為,公司業績將出現轉折,今年業績同比有望出現較大改善。
新材料業務快速推進,未來可拓展空間巨大,或將成為公司新亮點。
2012年公司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區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復合材料建筑模板、無機復合保溫板等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已經有3條生產線具備了試生產的條件。按照規劃,如果產品市場銷售良好的話,公司有望達到10條產線的生產規模。
公司的產品復合材料建筑模板,是對現有建筑模板的突破和創新,是一種全新的“綠色”建筑模板。通過多次使用,可以降低模板的單位使用成本。同時,由于產品的特殊設計,可以大大減少安裝過程中的人工成本。目前公司的該產品還在推廣階段,一旦獲得市場的認可,其未來的成長空間巨大。初步估算,新材料公司正常生產情況下,有望帶來數億元的銷售收入。
布局新技術研發
在業績下滑的背景下,公司并未減少研發投入。相反,去年公司的研發投入達到了近2500萬元,營收占比為9.98%。主要是加大了新技術的研究和新產品的開發,而這些投入也將為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去年,公司已經完成了壓機四角調平技術的試制,該技術能夠實現復合材料的模內涂裝、平行脫模等功能,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此技術的設備供應商。HE壓機和LFT-D生產線已經進入汽車行業,目前正在開拓其他應用領域。同時,公司還與昆山永年公司簽訂了《建立“海源3D打印制造實驗室”合作意向書》,開展復合材料、陶瓷、硅酸鹽等材料3D打印制造技術的研究。3D打印研究中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并且從3D打印研究到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認為,該意向書的簽訂,是公司立足長遠發展進行的戰略布局。
估值和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13-2015年攤薄后的每股收益為:0.12元、0.19元和0.26元,對應目前股價的PE分別為:115倍、72倍和51倍。鑒于公司主營業務有所改善,新材料項目未來成長空間廣闊,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湘財證券
冠昊生物(300238):打造與人體相容的醫療植入器械
冠昊生物是一家生產再生醫學材料與醫學植入器械的公司。公司注重研發,技術領先,克服了傳統技術處理動物組織后的缺點和弊端,可廣泛應用于醫學及美容等多個領域。產品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解決了現有產品普遍存在的“永久異物”問題。公司主要原料為動物的非主要食用組織,來源廣泛,三年來毛利率均在93%以上。
再生材料優勢明顯,前景廣闊
再生醫學材料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力學順應性及降解順應性,是醫學植入器械研發的主要方向,也是國家政策和資金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目前在我國仍處于成長期,年增長率在20%-30%左右。
搭建國家級科研平臺
公司注重與高校合作,未來將搭建國家級科研平臺。目前主要產品顱腦修復膜市場潛在需求將超過5億,預計未來將保持20%-30%的年增長率。公司的硬腦膜補片具取材方便,來源豐富,相容性較好,感染發生率低等優點,上市三年市場份額超過40%,居全國第一,競爭優勢明顯。
無菌護創膜屬于生物類醫用敷料。生物敷料具優良特性,是我國未來醫用敷料高端產品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目前種類眾多,競爭激烈。公司產品屬于生物類敷料中的膠原類產品,上市后增速較快,未來有一定的競爭力。廣發證券[5.04% 資金 研報]
海倫哲(300201):期待國網公司和地方政府采購的啟動
高空作業車、電力車收入大幅下降,拖累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報告期內,雖然公司消防車實現收入1.25億元;但是受制于政府對市政車輛采購的減少和國家電網集中采購政策整治,導致采購減少的影響,公司高空作業車實現收入9738.44萬元,同比下降23.10%,電力車輛僅實現收入1928.18萬元,同比下降61.74%,導致公司整體凈利潤大幅下降。
期待國網和地方政府采購的啟動。研報認為,由于固定費用支出較高,四季度銷售旺季將會為公司帶來部分利潤,但是公司全年可能出現收入大幅增加,凈利潤大幅減少的情況。但是,研報認為,2014年,國網和地方政府壓抑的需求將會釋放,進而拉動公司業務恢復正常。
盈利預測:由于公司高空作業車和電力車輛收入下降,研報下調公司的盈利預測,預計13~15年EPS分別為0.04(-67.98%)、0.08(-45.97%)、0.10(-43.58%)元,維持公司“增持”評級。信達證券
亞威股份(002559);擬收購德國技術,進入機器人領域
1、“收購+合作”模式獲得德國徠斯機器人技術
公司將以 1250 萬歐元購買德國徠斯公司部分機器人技術,徠斯公司以其余部分機器人技術作價與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股權比例各占50%。合資公司業務領域主要涉及裸機,焊接、搬運和塑料行業的系統集成,主要定位中國及除歐洲以外的國際市場。此外徠斯公司美國和亞洲市場也將基于有競爭力的品質和價格采購合資公司機器人。
2、德國徠斯專注于機器人生產與系統自動化集成
德國徠斯(REIS)機器人集團是一家集機器人技術與系統自動化集成于一體的跨國技術公司。自1957 年成立至今,經過多年的交鑰匙系統解決方案的設計和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在主要的自動化應用領域,REIS 能提供全套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包括焊接機器人、鑄造機器人、搬運機器人、激光機器人等),標準的外圍模塊和完善的技術服務。作為交鑰匙系統供應商,REIS 能夠為客戶規劃并實施全套自動化系統方案。
3、借鑒徠斯機器人技術和項目管理經驗,拓寬公司產業鏈。
公司此次與德國徠斯公司合作將充分借鑒對方在機器人業務技術及項目經營管理上的優勢,向系統自動化集成商轉型,拓寬公司的產業鏈,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及盈利能力,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