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日晚,汽車頭條APP獲悉,寶馬、英特爾與以色列一家駕駛輔助系統開發商Mobileye周五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以開發無人駕駛技術,力爭在2021年之前讓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作為汽車、IT領域的巨頭,寶馬、英特爾等3家公司將會協同合作開發一個系統。該系統將會讓汽車能夠自動行駛,而不需要任何人在車上人工操作。
在一份聲明中,寶馬公司表示,三家公司將會發展計算機和感應器系統,該系統會逐漸減少人類在開車中的作用。寶馬公司稱,他們希望三家公司的協作意味著在2021年前,機器人汽車能夠開始批量化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這3家公司稱,他們“堅信自動化駕駛技術將會讓出行變得更加的安全和容易。”他們承諾,他們的研究成果會跟別的汽車制造廠以及電子公司分享,以幫助對無人駕駛汽車使用的技術進行標準化。
與此同時,在該份聲明中,還透露了具體的進度時間表。早期的工作將把注意力集中在“高度自動化駕駛”的最初形態,寶馬公司稱這是他們今年計劃完成的。他們補充道,更多的關于這種技術的大量測試工作計劃在2017年進行。 而這個項目未來所量產的新車或命名為iNext,這意味著其將同寶馬目前的I3,I8同屬I部門。
今年恰逢寶馬迎來百年慶典,這家德國汽車公司正在將自動駕駛作為其未來趨勢的關鍵詞之一。就在同英特爾等公司宣布聯合開發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的前一天,其也在上海向中國消費者介紹了自動駕駛的愿景。
在上海舉辦的世界移動大會上,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思遠應邀出席并發表了內涵豐富的演講,自動駕駛也成為了關鍵詞之一。 “自動駕駛將會徹底重塑未來出行的模式。”康思遠說道:“寶馬在德國和中國正在積極參與高度自動駕駛乃至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實踐。”
與此同時,就在上周,寶馬在成都展示了其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完成“自動變換車道”等關鍵動作。更重要的是,寶馬的核心的競爭力來自本地進行的人工智能研發。“人工智能(AI)系統是自動駕駛的關鍵,可以解放駕駛者的雙腳、雙手、雙眼,甚至大腦。”康思遠介紹稱:“基于本地信息發展的人工智能系統是我們目前工作的關鍵。”
頭條說: 和其他宣稱2020年即可實現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整車企業不同,寶馬定義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也叫機器人駕駛汽車)將由三方聯合研制——整車制造商、IT系統供應商和知名專項技術集成商,這種合作維度超越了大多數整車企業跨界聯姻范疇。如果要打一個比方,即把全自動駕駛汽車比作一臺超高智慧的移動機器人的話,在此次寶馬定義的機器人駕駛汽車研發中,整車制造商寶馬負責搭建最具象的四肢和軀干,美國英特爾負責運算處理的大腦中樞部分,而以色列“移動眼”則負責提供感觸外部世界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