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一般采用交流伺服系統作為執行單元來完成機器人特定的軌跡運動,并滿足在運行速度、動態響應,位置精度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因而交流伺服系統是工業機器人的重要核心部件。
國外廠家占據主導優勢
基于電機的伺服系統至今己有五十多年的發展歷史。隨著電力電子技術、永磁材料技術,電機設計及制造工藝技術的發展,由以數字式伺服驅動器,高精度位置編碼器,及交流永磁同步電動機組成的典型的交流伺服系統,已經在速度,響應,精度等方面有了極大的提高。在強調生產率的今天,它在現代工業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是實現高精度位置控制的核心部件。對于工業機器人,交流伺服系統通常作為執行單元來完成機器人特定的軌跡運動控制,它是影響機器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工業機器人的重要核心部件。
國外一些著名公司,如日本的FANUC、安川、富士通、松下和三菱公司,美國的羅克韋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丹納赫(Danaher)和帕克(Parker)公司,德國的西門子、倫茨、Lust、博世力士樂公司,法國BBC公司,韓國三星公司,英國Control Technology、SEW公司,奧地利貝加萊公司,瑞士ABB公司等不斷推出伺服系統產品,實現全數字化、系列化與批量生產,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
國產機器人交流伺服系統如何逆襲?
目前,歐系品牌工業機器人專用交流伺服系統主要由西門子、博世力士樂、Beckhoff、貝加萊等公司提供,歐系交流伺服系統特點是過載能力高,動態響應好,驅動器開放性強。且具有總線接口,包括現場總線、工業以太網甚至無線網絡技術。但價格昂貴,體積重量大;日系品牌工業機器人專用交流伺服系統主要由FUNUC、安川、松下、富士、三菱等公司提供,其價格相對低,體積小,重量輕。但動態響應能力相對弱,開放性較差??傮w來說,國外交流伺服系統在工業機器人上的應用占據主導優勢,市場份額約占85%以上。
我國伺服系統已形成自主配套能力
國內較大規模的伺服品牌有20余家,主要有南京埃斯頓、廣州數控、匯川技術等。伴隨這幾年數控化的普及,國內伺服產品的銷量保持了快速增長;國產品牌產品功率范圍多在22KW以內,技術路線上與日系產品接近,目前總市場占有率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