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財經頻道《交易時間》邀請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先生,一同探討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當中所面臨的問題和機遇。
一、工業機器人行業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我國現行工業機器人行業管理體制為國家宏觀指導下的市場競爭體制。宏觀調控歸屬于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目前,工業機器人行業尚無準入限制。
二、工業機器人行業相關政策動向
國家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工業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具體內容如下:
工業機器人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三、工業機器人各省市政策規劃
1、北京工業機器人政策
《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裝備產業發展規劃》
重點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智能化、自動化裝備,加速紡織、印刷機械等傳統專用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提升自動化成套能力。積極發展搬運、裝配等工業機器人及安防、救援、醫療等專用機器人。
2、江蘇工業機器人政策
《江蘇省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
重點發展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和關鍵精密測試測量、分析儀器,以及高性能傳感器、各種在線檢測、數據采集和遠程終端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智能化儀表、精密監測和計量儀器等,滿足重點建設工程及重大成套技術裝備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需要。
3、山東工業機器人政策
《山東省“十二五”期間科學技術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
文件對工業機器人行業有極大的直接影響作用的有以下兩條:1)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空港設備等新型數字化裝備產業集群。2)實施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研究現代設計技術、先進加工技術和分析技術、先進制造模式等。研制開發大型成套裝備,提高大型成套裝備設計、制造和集成能力,帶動半島制造業產業升級。
4、青島工業機器人政策
《青島國家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規劃對青島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的內涵外延、產業發展背景與現狀、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多層次闡述,并對青島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與產業發展重點、重大工程與配套政策進行了論述及分析。按照預期,至2016年,青島高新區機器人企業達到50家,產值達到40億元。至2020年,企業數量突破100家,產值規模達到100億元。
5、廣東工業機器人政策
《廣東省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在智能制造裝備方面,重點放在中高檔的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和工業自動控制系統以及智能儀器儀表上。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表示,關鍵是要把高檔數控機床的系統產業鏈以及機床功能部件研發和配套能力做起來,爭取到2015年全省要培育出23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制造裝備的骨干企業。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培育形成超千億元的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其中包括形成年產10萬臺(套)工業機器人整機及智能裝備的產能規模,培育1-2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百億元級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和5-10家相關配套骨干企業,打造2-3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全市80%以上的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使廣州成為全省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先行區,華南地區工業機器人生產、應用、服務的核心區,以及全國最具規模和最具競爭力的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基地之一。
6、深圳工業機器人政策
《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
將“工業機器人跨越工程”列為重大工程之一,促進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及產業化,打造產業集群,實施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應用示范及服務創新項目,強工業機器人產業規范和標準研究。
7、福建工業機器人政策
《關于推動福建省機器人、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以規模應用帶動機器人、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關鍵技術突破和發展壯大。機器人方面的發展重點是:重點突破機器人力矩伺服電機驅動器、高精密減速器、專用多軸控制器等關鍵部件的生產制造技術,圍繞重點產業集群高溫、高壓、有毒、易爆、惡臭、高粉塵等有害環境和繁重作業,集成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搬運、裝配、焊接、涂裝等專用機器人及自動導引小車,研制行業柔性裝配及檢測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裝備。
8、重慶工業機器人政策
《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發展目標:以工業機器人為切入點,優先推進技術較為成熟的產品產業化,夯實發展基礎,適時推動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研發、檢測、制造體系,成為國內重要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全市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機器人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政策支持:對本地產首臺(套)產品的示范應用和工業企業采購本地產工業機器人給予財稅政策支持;對工業機器人產品和公共研發平臺建設予以支持。
9、上海工業機器人政策
《上海市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發展搬運碼垛、拾揀、包裝、焊接、裝配、噴涂等工業機器人及機器人系統,應用于特殊環境下的安防、排爆、環保機器人,應用于民生的助老助殘機器人、仿人型機械臂,以及電機、驅動器、控制器、傳感器、網絡控制系統等機器人核心部件。
《關于上海加快發展和應用機器人促進產業轉型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把發展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既重視面向大批量生產的工業領域需求,也重視教育、家政社區、助老助殘、醫療保健等服務領域需求。
10、杭州工業機器人政策
《杭州市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建議》
指出當前杭州市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扶持行業發展的金融政策、稅收政策、項目政策、人才政策,同時加大裝備首臺(套)政策支持力度。
11、嘉興工業機器人政策
《嘉興市推進“機器換人”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
計劃明確提出,三年內要在全部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實施技術改造項目1000項、完成投資800億元,累計減少用工20萬人左右。
12、海寧工業機器人政策
《海寧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重點鼓勵領域產品導向目錄(2013-2015年)》
將“工業機器人及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列入海寧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重點鼓勵領域產品導向目錄。
13、溫州工業機器人政策
《溫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重點發展數控加工設備、大型施工機械、能源機械設備與壓縮機,智能防爆成套設備和遠程控制設備,工業機器人及大型鑄鍛件和高端基礎件等。
14、洛陽工業機器人政策
《洛陽市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三年攻堅行動計劃》
計劃對洛陽市未來三年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目標、發展重點、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一一進行規劃,發展目標為:到2016年末,在全市重點工業領域實現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規?;瘧茫F有裝備生產線智能化率超過30%,制造業生產線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15、蕪湖工業機器人政策
《蕪湖市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若干政策(試行)》
市政府設立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專項資金,采取參股投資、股權激勵、項目補助、發債補貼、貼息補助等方式,支持該市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
16、泉州工業機器人政策
《泉州市加快機械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4-2018)》
要求進一步完善機械裝備產業鏈條,著力發展機器人等儀器儀表及智控設備制造業。
17、天津福工業機器人政策
《天津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著重對發展機器人整機及配套零部件進行了規劃,未來三年天津市將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機器人零部件、機器人用先進材料與加工技術等。(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