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納米機器人上的細菌具有自我推動力并能進入腫瘤內部呢?
首先,它們的運動是通過納米粒子制造的磁場產生的,會因為磁力吸引作用而快速移動;其次它們會通過一個“氧氣濃度測量感應器”而發現腫瘤內部的活躍區域(即癌細胞增殖區域)并且留在那里。一旦我們能通過計算機控制磁場的產生,就可以控制這些細菌的去向并讓它們發揮作用了。
該納米機器人的研發小組認為,隨著納米機器人投入應用,更為先進的干預治療手段也會被發現。大家都知道,化療和手術、放療一樣,是治療癌癥的三大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化療藥物的選擇性不強,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不可避免地損傷人體正常的細胞,從而產生嚴重的副作用。而納米機器人的產生,可以幫助化學藥物精準投放到需要殺死的細胞處,從而降低乃至消除化療的副作用,還能提高這種治療手段的效率!
目前這一項目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專業期刊《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上,標題為“Magneto-aerotactic bacteria deliver drug-containing nanoliposomes to tumour hypoxic regions.”,即“磁力控制的趨氧細菌把含有治療藥物的納米脂質體投放到腫瘤缺氧區”,具體闡述了研究成果和納米技術在治療腫瘤領域取得的成功。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查到并閱讀這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