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搬運機器人》綜合報道,從亞馬遜使用無人機送貨開始,人工智能開始逐漸進入物流行業(yè),據CNN報道,從今年九月份開始,瑞士郵政將與Starship Technologies公司合作,啟用機器人送快遞。快遞機器人與快遞小哥的職業(yè)之爭,看來一觸即發(fā)!
目前,瑞士郵政已經開始了機器人“郵遞員”的郵件傳遞測試,機器人將會在方圓5公里(3.1英里)內運送包裹或郵件。機器人外形似一臺小型六輪車,最重可承載20磅(約合9公斤)的貨物,最遠可達到物流中心方圓1英里(約合1.6公里)多的范圍。為了避免出現包裹遺失的情況,在測試的頭幾個月它會先運送假的包裹。
測試的第一個目標是衡量行人和顧客對機器人的反應。反應的情況將會決定瑞士郵政接下來的工作部署,如果回饋結果是肯定的,會考慮讓機器人開始運送真正的包裹。在運送過程中,由顧客控制傳遞系統(tǒng)。當顧客下訂單時,可以選擇機器人運送并指定交貨時間,例如,你可以在工作的時候下定,然后讓機器人在你回家的時候送貨。
機器人內部會預先植入程序,能夠識別和避開大多數障礙物,包括人和寵物,同時還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且在機器人身上裝有LED燈,不僅可以向行人提醒它的存在,而且當它向前移動的時候,還能照亮身前的一小塊空間,讓相機能夠探測到前方是否有障礙物。
一般情況下,物流中心的工人首先繪制好整個服務區(qū)的地圖,確保機器人在已知安全的道路上行進。然后機載GPS定位系統(tǒng)會引導機器人到達預定目的地,并允許調度中心跟蹤其進度。當它出現在客戶的門前,機器人頂端放置包裹的小格子就會被預先設置好的密碼解鎖,以便顧客取出包裹。和人類不同,這個金屬做成的郵遞員可以日以繼夜的工作,不需要休息。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節(jié)約人力成本,而且加快物流速度。不過,它畢竟是機器,在智能方面還是無法和人類相比的,它只能在預先安排好的道路上行駛,遇到不能識別的障礙物還需要手動操作。
而且,以目前Starship Technologies的技術要讓機器人運送各種尺寸和類型的包裹還是有難度的,但是它很適合運送那些慣常的包裹。Starship表示,目前該公司的機器人能夠完成的配送任務首先針對食品市場,比如說運送蛋糕等,同時兼顧普通包裹的運輸,即使這樣,在運輸成本上也要比人力快遞便宜5-15倍,目前的平均快遞費為每趟5-15美元,Starship稱它可以削減至1美元。
所以啊,快遞小哥能超近路,能隨時改變送貨時間,機器人不能;快遞小哥需要休息,雙十一爆倉還不能準時送貨,機器人不會。就目前發(fā)展的進度來說,還真不能說快遞機器人和快遞小哥誰更能適應市場。
不過未來的趨勢,就像奧林匹克的宣言一樣,往更快更高更強的方向發(fā)展,具備更多科技,更節(jié)省成本的新事物還是占據主流位置的,或許在未來,快遞小哥這一職業(yè)真的就消失在人類的歷史中了。(編譯:Elaine)內容來源:智能硬件小站編譯自DIGITAL TR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