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安格爾帶著最新研發的擦地機器人來到中國,他相信中國將成為最大的家用機器人市場。
作為機器人領域的權威人士、iRobot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安格爾8月30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談及對人口老齡化的擔憂,他認為家用機器人不可或缺。
靈感來自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一定沒有想到,一千年后,他的名字會與一只機器人聯系在一起。
這只機器人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初,是安格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本科畢業論文中展示的作品,它有六只腳,可以自動行走。
在那個年代,用較低的成本研制出一款能走路的機器人并非易事。安格爾設計的這只機器人現在收藏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它成為索尼公司一款商用機器人的原型。
“它的名字是Genghis,靈感來自于成吉思汗(Genghis Khan)”,安格爾說,“機器人體型很小,我當時想賦予它一個大氣、有力量、有歷史意義的名字,因為它的未來不可限量。”
Genghis的誕生只是一個開始。安格爾與另外兩人共同創立了iRobot公司,20余年間,iRobot的全球機器人銷量已經超過1500萬臺。
人形機器人不一定實用
在對話中,安格爾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是“實用”(practical)。
對他而言,Roomba系列機器人有特殊的意義,這是公司研發最成功的家用掃地機器人,銷量巨大。
“它是歷史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實用型家用機器人”,安格爾說。
提到機器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長得像人的機器”。但安格爾認為,人形機器人不一定實用,對形狀的考慮會讓技術變得復雜,還會增加成本。以家用機器人為例,在掃地時,圓形或方形的機器人顯然更為靈活,不易受到阻礙。
“政府或機構會斥巨資研發復雜的機器人,但這些東西離人們非常遙遠,有些甚至華而不實”,他說,iRobot的家用機器人雖然只解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難題,卻能實實在在地改善人們的生活。
讓老年人在生活中更加獨立
在機器人領域工作20余年,安格爾對數年前的一次通話印象深刻。
一名獨居、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在電話里激動地告訴他,自己沒有條件頻繁雇傭清潔工,但Roomba機器人讓家里變得非常干凈。
“這件事情提醒我,應當幫助老年人在生活中變得更加獨立”,他說。
老齡化社會即將到來,安格爾看到了家用機器人的巨大發展機遇。他說,有些老年人精神非常矍鑠,但是在進行洗碗、拖地等體力活時仍會感到吃力,他們需要機器人。
與智能手機的普及一樣,安格爾認為家用機器人也將走進更多人的家中。他說,對老年人來說,智能手機只是獲取信息的工具,只有機器人才能協助他們完成一些必需的體力勞動。
iRobot公司最新發布的Braava jet噴水擦地機器人。
瞄準中國市場
同樣是家用機器人的購買者,安格爾注意到中國與美國消費者有顯著不同。
他說,中國人居住的房屋面積相對較小,需要經常清掃地面上微小的灰塵。掃地機器人在美國更為實用,而擦地機器人則更適合中國消費者。
8月30日,iRobot公司在北京發布了專門針對中國消費者研發的Braava jet噴水擦地機器人。它能清除硬質地板上的灰塵與污垢,極為適合硬質地板的集中清理。
“中國必將成為最大的家用機器人市場”,他說,“三四年之后,中國或將成為iRobot公司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我們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
談到中國的機器人生產企業,安格爾說,機器人觸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企業不一定只盯著清潔類機器人領域,還可以在無人機等領域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