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位于沈陽市渾南區創新路上的中國科學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一期工程建設現場,各項基建工作正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施工負責人李鳳起表示,該項目總投資27億元,規劃用地面積39.7公頃,一期項目于去年7月開工,預計在2018年投入使用。
“這個擁有千余名研發精英的綜合性、多元化創新園區,將是未來中國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領域集科學研究、工程應用、公共服務為一體的創新研究機構,堪稱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領域的‘航母’。”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于海斌說。
經濟的轉型升級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而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是遼寧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的八大領域之一。在這一大背景下,2015年9月,中科院、遼寧省和沈陽市三方簽署協議,共建中國科學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這也是中科院旗下唯一以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的研究機構。
被稱為我國機器人事業搖籃的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擔起這一重任。創新研究院采用“總部+分部+聯合實驗室”的組織方式,總部設在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和寧波材料所設置分部,并邀約中科院內相關單位以聯合實驗室形式參與。
于海斌說:“規模化的示范應用單靠一方很難實現。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成立后,院省市三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在土地、政策、資金和有關資源條件等方面大力支持創新研究院的建設。”
先進制導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水下機器人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智能裝備技術創新大廈……在研究院的效果圖上,一串科技“范兒”的建筑物名稱映入眼簾。
創新研究院在完成國家科研任務的同時,將緊密結合我省和沈陽市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方面對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技術的需求開展研究工作。近期省內40余家企業和5家中介機構已來到沈陽自動化所進行科技成果對接,達成合作意向13項。